■科技業依賴台灣 矽谷不如「矽島」

■科技業依賴台灣 矽谷不如「矽島」

 

文.洪寶山

 

5月25日黃仁勳身穿印有NVIDIA,以及象徵輝達創辦年份的93號球衣站上投手丘,為美國職棒奧克蘭運動家隊「舊金山台灣日」獻上人生開球處女秀。5月26日現身松山機場,給了5月27日的台股一個驚喜,跟輝達合作開發WoA AI PC的聯發科拉到漲停板,GB200伺服器贏家的鴻海盤中見到185元高點,外資第二波調高目標價的184元達標。

 

進入高算力的AI PC,高效低耗能成為賣點,液冷散熱與高功率電源供應器,成為盤面的人氣指標,例如奇鋐、雙鴻、健策、高力、勤誠、廣運、台達電、光寶科等。

 

台灣處於全球技術供應鏈中心 輝達靠台灣才能服務其他公司

 

特別的是,在電子股轉強之際,航運類股也強勢,重電族群也止穩反彈,甚至汽車與電線電纜等族群也未受到資金回流電子股的排擠影響,顯然黃仁勳提前一周來台,股民看多的情緒也被點燃,甚至網路搞笑梗圖把「溫水煮青蛙」改為黃仁勳夜市專賣「大火烤空蛙」,暗喻空頭現在就是烤肉架上的青蛙,差別只是「溫水煮」升級為「大火烤」,由此可見台股的作多氣氛有多樂觀。

 

日前黃仁勳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台灣處於全球技術供應鏈中心,輝達需要台灣,如果沒有台灣,我和戴爾(Michael Dell)很難做好我們的工作,輝達會很難去服務其他公司。因此科技業仍會重度依賴台灣,且這種狀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矽谷焦點轉向軟體業領航巨擘 「矽島」輿論半導體朗朗上口

 

彭博社指出,半導體雖然是在美國矽谷催生,但經過多年的全球貿易分工發展,現在的矽谷早就已經把焦點轉向軟體領域,例如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等四大CSP就是最佳的例子,所以在美國報導矽谷的半導體時,不是從事科技業的民眾會問「什麼是半導體?」

 

但在台灣,半導體的新聞經常出現在報紙的頭版,電視新聞的黃金時段並且大篇幅報導,而且上至政府官員,下至販夫走卒,就算不知道半導體是什麼,至少也聽過台積電這家公司─全球市佔率過半的晶圓代工龍頭公司。根據集邦科技調查,2023年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台灣廠商就佔了一半,例如台積電(52.1%)、聯電(7%)、世界(1.5%)、力積電(1.2%)與晶合集成(1.2%)等,合計61.8%,對股民來說,就算不懂半導體,也買過半導體的相關股票或ETF,也難怪媒體稱台灣為「矽島」。

 

台灣有機會升級成為「AI島」 黃仁勳來台固樁傳將晉見總統

 

儘管全球的主要科技公司所要的晶片有一半以上是由台積電生產,但要說美國矽谷不如矽島,還是有點太過膨風,單單從股票的市值來看,光是一家微軟的3.2兆美元市值,就超過整個台灣集中市場的總市值,光是七大科技巨頭的市值超過12兆美元,由此可知,全球科技業的發展還是由美國矽谷在領頭創新研發,但如今台灣佔有絕佳的位置,有機會從「矽島」進一步升級成為「AI島」。

 

黃仁勳這次提前來台,除了市場揣測的拜訪供應鏈固樁之外,傳出將與賴清德總統見面,輝達助力發展台灣主權AI議題,在5月22日的輝達財報會議上,財務長Colette Kress提到,隨著世界各國都在投資主權AI,資料中心營收持續多元化,輝達看好主權AI這個由零開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業務。

 

主權AI是指一國以自有基礎建設、數據、勞動力及商業網路追求AI的能力。以台灣在AI製造、代工與零組件的垂直整合的能量,以及優良的商業環境與資通訊背景,如果台灣政府能夠跟輝達達成共識合作發展主權AI,不僅僅創造一波升級更新的商機,更重要的是,台灣可以藉此機會領先全球最早進入到AI教育、商業、工業、軍事、公共議題等領域的終端應用,正所謂算力即國力,AI運算能力強的企業或國家,在未來二、三十年將具有經濟及軍事的明顯優勢,所以主權AI有機會繼半導體之後,創造另一個護國神山群。

 

針對主權AI的布局,去年傳出緯穎接到中東石油國家的AI伺服器訂單,恰巧沙烏地阿拉伯預計2030年前將投入130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正啟動境內科技建設,鎖定智慧城市、電動車、半導體、低軌衛星等領域,並將透過建立龐大AI伺服器串聯新科技應用,便是主權AI最佳的範例之一。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回應,AI世界會為產業帶來非常多變化,各種機會、各種區域類型,對緯穎及台灣都是很好的機會。

 

理財周刊1240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科技業依賴台灣 矽谷不如「矽島」

◎封面故事>衝出去的領頭羊 下半年爆發股大點兵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藝術與科學教育向下扎根 廣達文教基金會致力於「讓生活更美好」

◎特別企畫>台股高息ETF 五檔新兵秀肌肉

◎外匯實戰攻略>中美貿易戰加劇 黃金挑戰三千美元

◎財富建築指南>建立良好財務計劃 理財投資策略滾動式調整

◎理善大家來>「友個音樂工坊」玩音樂做公益

◎房市觀察>從公平會處分案例看購屋應注意事項(十五)

◎全球理財觀>六月台股進入大亂鬥 但仍有半年度作帳機會

◎編輯室觀點>巴菲特助攻造勢!日股ETF大PK

◎博士爸爸選好股>保瑞 以併購擴大規模提升效益(下)

◎AI智能交易>市場浪潮中的心理與統計

◎價投實踐家>股市之路是滄桑 荊棘遍佈滿身傷 跟著大老一起浪 抓穩趨勢就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