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推國際產學聯盟 籌組頂尖陣容

為了讓台灣的大學及企業創新研發能量與全球產業供應鏈接軌,科技部今天(18日)宣布將投入相關資源,鼓勵大學結盟國內、外一流廠商,組成具前瞻發展性的「國際產學聯盟」,在各領域中打造創新生態圈,讓學術研究達到加乘效果,並走出象牙塔,創造社會效益及產業價值。 科技部18日舉辦「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 GloRIA)推動記者會,科技部長陳良基也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及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高璐華出席,希望帶動大型企業一同參與。 科技部長陳良基致詞時表示,台灣的發展需要各類型的尖端人才,國際產學聯盟的成立,就是希望大學的研究方向及能量能呼應市場的真實需求,經由國內、外企業不同的交流合作,慢慢形成一個科技創新的生態圈。 陳良基指出,未來4年內將藉由聯盟成立,希望吸引200家以上具代表性的國內外企業參與,帶動新台幣40億元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學界,也同時把學術前瞻知識、技術帶入業界,為產業培育4,000位以上的所需人才,以加乘後續整體的研發能量。他說:『(原音)我們現在就是傳遞一個訊息,就是科技部協助學校把這個象牙塔至少開一些窗戶、一些門,並邀請一些企業,如果你要做一些升級,不知道怎麼做,國際的企業也是一樣,我們歡迎可以跟我們學界做合作。』 陳良基也表示,目前已有公、私立大學與科大共16所學校,包括AI、生技醫藥、金融科技、綠能科技、航太工程、智慧機械、半導體、新農業等領域提出申請,預計9月底將公布獲得科技部核定補助的聯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