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館首創科學藝術實務課程 提倡多元適性學習

國立科教館首創「科學藝術-創新科學演示及科學劇實務製作」高中生多元選修學分班,跨領域統整科學與藝術的創意,讓學生能以非制式的方式學習。
國立科教館首創「科學藝術-創新科學演示及科學劇實務製作」高中生多元選修學分班,跨領域統整科學與藝術的創意,讓學生能以非制式的方式學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首創「科學藝術-創新科學演示及科學劇實務製作」高中生多元選修學分班,自111學年度起招生,上學期課程有臺北市陽明高中、明倫高中、百齡高中及復興高中共18位同學選修。課程將表演藝術與科學蹦出新的火花。1月12日上午11點將在科教館5樓極大極小劇場舉辦學分班成果發表,由學生們以劇場形式譜寫《科學MAX綠野仙蹤》,從劇本、道具製作到演員,以及劇中的科學原理及實驗都由學生自行創作,發揮跨領域統整科學與藝術的創意。

 

「科學藝術-創新科學演示及科學劇實務製作」學分班課程,由科教館與臺北藝術大學藝教所容淑華所長、東吳大學物理系陳秋民、張有毅教授共同規劃,一學期20週的課程,學生可以學習劇場藝術及技術、肢體律動開發、編導及文本即興創作等,也加入科學學習的內容,包含科學劇中的科學設計、解決劇中問題的科學方法等,讓學生能以非制式的方式、在非制式的環境親近科學。

 

科教館館長劉火欽表示,108年課綱強調學生多元適性學習,科教館運用既有場域、設備及課程開發經驗,以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多元整合、探究實作理念等,結合大學端開發適合高中生的特色課程,提供學生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是國內制式及非制式教育課程融合的首例。

 

科教館高中生學分班成果發表會《科學MAX綠野仙蹤》將在1月12日演出,歡迎大家前來參與。另外,111年下學期開放「弦外之音-物理與音樂的共鳴」課程,與海洋大學吳允中教授及臺師大陳育霖教授共同規劃,將運用科教館內聲學展品設備規劃18週課程,將開放高中生申請,有興趣的同學歡迎洽詢科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