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戰爭結束25周年

(德國之聲中文網)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紐約通過第1244號決議,授權北約部隊進入科索沃維持該地安全秩序。至此,科索沃戰爭正式結束。

1999年3月24日晚,北約開始對“剩余南斯拉夫”(即南斯拉夫解體後,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進行轟炸。這是北約首次在未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的情況下進行軍事行動,也是德國自二戰結束以來,首次參與作戰行動。北約的目標是迫使南斯拉夫軍隊撤出科索沃,以結束其對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驅逐和侵犯人權行為。

歷史背景

1991年,隨著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宣布獨立,南斯拉夫解體開始。1992年波黑亦宣布獨立。解體引發了克羅地亞獨立戰爭、斯洛文尼亞十日戰爭、波黑戰爭以及後來的科索沃戰爭。馬其頓是唯一一個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而未被武裝干涉的國家。

南斯拉夫解體前全稱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6個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分別是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黑山。科索沃當時全稱為“科索沃社會主義自治省”,獨立前作為前南斯拉夫加盟國塞爾維亞的一個自治省存在,其人口中90%是阿爾巴尼亞人,10%是塞爾維亞人,兩大民族歷史矛盾由來已久。

米洛舍維奇(Slobodan Milosevic)上台成為塞爾維亞總統後於1989年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權。在那之前,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已被逐漸排擠出科索沃的政府管理和公共部門(衛生和教育),這一過程在自治權被取消後大幅加劇。對此,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長期以來采取非暴力抵抗,其領導者是作家魯戈瓦(Ibrahim Rugova),即後來的科索沃共和國國父和首任總統。

上世紀90年代,以爭取科索沃獨立為目標的阿爾巴尼亞裔武裝組織科索沃解放軍(UCK)成立,並於90年代後期迅速發展成一支正規軍。

科索沃戰爭爆發

科索沃解放軍多次對塞爾維亞族人主導的警署發動恐怖襲擊,後者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則強硬訴諸暴力回應,塞沃兩族之間不斷升級的武裝沖突最終導致科索沃戰爭(1998/1999)爆發。1999年1月發生在科索沃的“拉查克事件”(Racak)成為北約干預的導火索。在拉查克村發現了40具被殺害的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屍體。國際觀察員當時稱其為大屠殺,但被塞爾維亞當局否認。

朗布依埃和平談判破裂

1999年2月,在巴爾干聯絡小組的牽頭下,南聯盟和科索沃解放軍在法國朗布依埃進行和平談判。這是歐洲和美國最後一次為結束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的爭端而作的外交努力。

然而,南聯盟拒絕簽署《朗布依埃協議》。美國巴爾干特使霍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宣布和平談判失敗。克林頓政府宣告終止外交努力。

缺乏聯合國授權的爭議

北約空襲南聯盟前,西方政客,尤其是前美國總統克林頓,曾多次指責塞爾維亞在科索沃策劃實施種族滅絕。但北約並未就空襲行動尋求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因為必會遭到俄羅斯和中國的反對而失敗。

當時由社民黨和綠黨組成的德國執政聯盟同意參戰,並調遣多架戰機。該決定爭議極大。在德國,和平主義者和戰爭支持者之間的對立非常尖銳。

德國政府將所謂的 “馬蹄鐵計劃”視為參與北約轟炸前南斯拉夫的正當理由。據稱該計劃由塞爾維亞政府制定,目的是將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向南驅趕進阿爾巴尼亞。然而,這一計劃的真實性從未得到證實。可以確定的是,數十萬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流離失所。

米洛舍維奇讓步 – 緣於莫斯科施壓?

北約轟炸為何持續了超過11周之久?今天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這與雙方的誤判有很大關系。當時北約深信,對南聯盟進行空襲後,米洛舍維奇堅持不了幾天便會發出和談信號。

南聯盟方面則推測北約會在某個時刻讓步,並提出妥協方案。最終,米洛舍維奇做出了讓步。前歐盟科索沃問題特別代表佩特裡奇(Wolfgang Petritsch)事後表示,南斯拉夫屈服在很大程度上是莫斯科施加影響力的關系。俄羅斯當時經濟很不景氣,需要與西方合作。

聯合國第1244號決議和庫馬諾沃協定(Kumanovo Agreement)

1999年6月9日,在今天北馬其頓境內庫馬諾沃(Kumanovo)簽署的軍事協議規定南斯拉夫軍隊和塞爾維亞警察從科索沃撤出。由北約負責該地區安全。協議還規定科索沃解放軍(UCK)解除武裝。

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了第1244號決議(UNSC Resolution 1244),又稱科索沃決議。該決議規定科索沃仍是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一部分,但享有高度自治權。聯合國設立了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UNMIK)作為派駐科索沃的臨時行政機關,並派遣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Kosovo Force,KFOR)以負責該地區安全。然而,決議並未明確規定科索沃的最終政治地位。

科索沃獨立

北約轟炸南斯拉夫共持續78天、實施了大約2300次空襲,據估計共造成約3500人死亡。長達一年半的科索沃戰爭至此結束。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獨立,如今已獲得包括德國在內的聯合國192個成員國中,115個國家的外交承認。俄羅斯、中國以及五個歐盟國家(希臘、羅馬尼亞、西班牙、斯洛伐克和塞浦路斯)則沒有承認科索沃獨立。塞爾維亞至今拒絕承認科索沃國家地位。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Volker Wag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