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鄰居很吵怎麼辦?噪音投訴該找誰處理?這樣做才對!

租屋鄰居很吵怎麼辦?噪音投訴該找誰處理?這樣做才對!
租屋鄰居很吵怎麼辦?噪音投訴該找誰處理?這樣做才對!

現代人多居住於城市的公寓大樓之中,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在各式各樣的租屋糾紛中,「吵鬧的鄰居」絕對是最難解決的糾紛之ㄧ!

雖然租客比起買房自住族擁有更大的「移動自由」,最後的王牌當然就是提前解約搬家,不過可能還是得賠上違約金......不如從標準的處理辦法做起,維護自己的生活權益。最後租租通還會教你如何避開惡鄰居,讓往後無論是租屋或買房的生活都能更加舒適。

噪音的定義是什麼?

噪音就是不想聽到或讓人感到不舒適的聲音,音量的單位為分貝(dB)。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噪音管制資訊網的數據,音量在 50-70 分貝之間會引起些微不舒服,如果長期處於音量 70 分貝以上的環境,就會讓人產生焦慮不安,進而引發各種症狀。

而噪音又可以分為幾種類別,以下簡單介紹各類噪音的定義及受理通報單位:

一、近鄰噪音
「人或動物發出的噪音」,且具有「不易量測及不具持續之特性」,因為發生時間不固定且難以記錄,所以只有這類型的噪音案件是由警察機關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來處理。

例如:樓上的人跑跳、寵物吠叫、播放音樂、大聲甩門、彈奏樂器、在家唱卡拉OK 、移動傢俱、房屋裝修施工及冷氣機滴水聲等,另外像是改裝車、車輛警報器噪音通報也是由警察機關受理。

二、民俗噪音
由於民俗噪音可以被量測及具有持續性,目前各縣市環保局都有制定特定區域及時間內不得製造民俗噪音的規定,所以如果違反者是可以向環保機關通報,並依《噪音管制法》來開罰。

例如:婚喪喜慶、迎神賽會、舞龍舞獅、布袋戲、歌仔戲、造勢遊行隊伍擴音器等。

三、場所、工程及設施之噪音
同民俗噪音的規定,如果違反噪音規範標準,一樣是向環保機關通報,並依《噪音管制法》來開罰。

例如:工廠、娛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等。

四、其他噪音
同上述規定,如果違反噪音規範標準,一樣是向環保機關通報,並依《噪音管制法》來開罰。

例如:道路交通(含捷運、鐵路、高鐵)、航空噪音等。

鄰居很吵、發出噪音怎麼辦?

這邊指的就是「近鄰噪音」的部分,第一步要先找出噪音的源頭和頻率,並進行初步溝通(無論是匿名貼紙條或當面向對方表示),不過會來看這篇文的朋友大概都是溝通無效了,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第二步:收集證據,儘量在噪音發生時錄音錄影(透過分貝計測量噪音,並拍下時鐘或新聞畫面作證),並進到第三步: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依對方居住的地點有點不同,這邊我們列出常見的情況:

①噪音來自租屋的鄰居(室友)

向誰反應:告訴房東附近鄰居(室友)有製造噪音的問題,並透過房東來處理。

注意:房東只有先「約定生活公約並將製造噪音列入違規」的情況下,才有辦法以此提前解約,且房東必須先對該位租客有「阻止」的行為(例如LINE提醒、張貼公告要求不要在深夜發出噪音),如果對方不予理會或持續違規,房東還需要準備書面資料並「提前30日」通知才能解約。

所以想請房東趕走製造噪音的租客其實沒那麼簡單,必須要先經過雙方同意約定好生活公約,否則只能等到租約期滿不續租囉。

②噪音來自同一棟的鄰居

向誰反應:請房東代為告訴社區的管委會,請管委會發文提醒制止。

如果對方持續違規或不予理會,則可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警察局)處理,經通知屆期不改善者,最高可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的罰鍰!如果對方一直不改善,還可以連續處罰!

③噪音來自不同棟的鄰居

向誰反應:直接向警察機關反映,請警察依《噪音管制法》第6條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處理,最高可處新台幣6000元以下的罰鍰!

雖然說萬事以和為貴,不過如果當噪音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時,且鄰居也難以溝通的情況下,不妨試試上述的方法來解決,也希望能幫助到每個深受近鄰噪音所苦的你!

避開惡鄰居四大方法,看房記得看這裡

假設你就是因為被噪音干擾而搬家,相信你一定會對隔音和鄰居更加在意,接下來租租通再介紹一些避開惡鄰居和噪音的方法,讓你租屋找房能夠更加順心!

一、查看建物類型
看看一層樓有幾個住戶,如果有越多住戶,發生近鄰噪音的可能性就越大,且出入人士也會比較複雜。

二、觀察公共空間
看停車場、樓梯間是否有雜物堆積的情況,如果連公共空間都拿來佔為己有,更別說會發出噪音時會在意別人的感受了。

三、詢問在地人士
有一些看不出來的(或是不方便直接詢問房東的)問題,不妨問問大樓的管理員、附近鄰居或里長等,說不定可以得到隱藏版的情報!

四、自行確認隔音
在看房時可以找一位親友陪同,請對方在外面講話或播音樂,測試牆壁的隔音效果。

看更多 租租通 文章

房間隔音不好怎處理?一招改善居家隔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