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單日搜尋量達到5.1億次 千禧世代中國青年吹起移居泰國風

想離開中國的青年大幅增加,泰國已被許多中國人視為踏腳石,是嘗試海外生活的理想國家。(圖片來源/Pixabay)

到2022年為止,中國3年疫情期間實施世上最嚴厲的新冠清零防疫措施,使數億居民處於長期封鎖與封城之下,即使2023年中國解封開放邊境,青年外出工作雖辛苦,收入卻微薄,更慘的是,有一半青年找不到工作,日子過不下去,於是他們紛紛逃往國外。

泰國憑藉相對簡單的一年學習簽證流程,較慢的生活節奏和低廉的生活成本,第二大城市清邁已成為中國青年移居的熱門地點,而中國人和資本湧入,也改變首都、最大城市曼谷的街道景象。

疫情期間,對自由的渴望變得更加強烈

《泰國公視》(Thai PBS World)報導,26歲的中國前銀行行員康妮(Connie Chen)告訴《法新社》,3年疫情期間,對自由的渴望變得更加強烈。

以前,康妮.陳在中國金融之都上海,有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但是疫情期間,上海受到一些最嚴格封鎖手段的打擊,她對眼前職場道路並不滿意。

疫情過後,陳小姐知道必須做出一些改變。「即使我餘生繼續做這份工作,也只會是這樣,但生命如此短暫,我想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她說。

陳小姐是許多中國千禧一代的象徵,不同於曾經享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父母,當今中國青年承受經濟衰退的苦果。

晉升前途渺茫,「內捲」競爭激烈,導致許多中國青年精疲力盡。

「內捲」競爭激烈,許多中國青年精疲力盡

陳小姐研究外語課程,最後選擇留學泰國,她和丈夫戈登.林(Gordon Lin)今年5月份申請到一年留學簽證後,移居泰國。

現在他們夫妻倆人決心在國外長期生活,「我覺得外面世界有很多機會,我感到充滿希望。」她很高興說道。

康妮每一周都上私人訓練課程,前往泰國北部山區綠樹成蔭的球場上打網球,對於住在上海仁宇中國人來說,這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2022年上海慘被嚴厲封鎖,變成不堪回首的噩夢,嚴厲清零封城引發罕見的街頭抗議活動:白紙運動,迅速升級為中國各大城市的示威活動,引發中共派公安與警察鎮壓。

在外國過體面、有尊嚴的生活

接受《法新社》訪問的中國青年不願討論政治議題,但是所有人都堅稱,他們移居國外的動機是想要不同的生活方式。

從中國微信用戶交流的訊息,可以看出民眾想離開中國的強烈願望,微信每個月大約有13億的活躍用戶,穩坐中國第一的國民APP。

根據中文媒體報導,「移民」關鍵字的搜尋量激增,10月份,「移民」單日搜尋量達到5.1億次,而11月底「移民泰國」關鍵字的單日搜尋量超過30萬次。

移民泰國,被認為比移民歐洲或北美更容易許多,泰國提供多種類型的長期簽證,包括學習語言課程的一年留學簽證,費用在700至1,800美元之間(2.14萬-5.5萬元台幣)。

中國青年珍惜基本人權的自由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社會人類學家項彪指出:「我認為中國人想離開中國的願望大幅增加,泰國已被許多中國人視為踏腳石,是嘗試海外生活的理想國家。」

然而,不同於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移民潮,當時許多中國人雖在國外,仍與中國企業保持商業聯繫。

項彪說,現在出現一種新的趨勢,中國青年想要徹底離開家鄉,雖然這個群體受過教育,但他們不一定屬於精英或富豪階級。

「這些中國青年有世界觀、思想開放,他們珍惜基本人權的自由,不一定是政治自由,但他們想要過一種體面、有尊嚴的生活。」他說。

與前幾代人不同的是,當前中國青年移民海外,不尋求在國外發財,「實際上,他們在思考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他們身為人的問題。」他說。

移居泰國學會彈吉他,圓兒時的夢

康妮的丈夫林先生今年32歲,他以前是中國電商公司的員工,他本來打算努力工作,存錢,然後提早退休,但他越來越覺得自己被周遭千篇一律的工作環境壓迫,感到窒息。

另外,對尹文輝(音譯,Yin Wenhui)來說,是時候離開中國了。這位31歲的青年在疫情期間來到中國,他不想再回中國面對家人和同齡人的無情壓力,要求他全身心投入工作。

現在,他不再熱衷工作,而是和朋友一起經營清邁旅館,每天去健身房,還學會做菜,為了實現兒時的夢想,他也學習彈吉他,這是他父母不贊成的。

「在這裡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思考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他說。但現在他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他對緩慢的生活節奏感到厭倦,開始為下一階段做準備,「我想去已開發國家,因為那裡的文化、工作和工資都會比中國或泰國清邁更好。」他說。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身上穿的衣服是蔡總統送的...」蕭美琴坦言:不願坐辦公室等下班
最新》正副總統參選人財產申報 趙少康存款最多近8千萬 吳欣盈擁800萬藍寶石
跨黨派議員支持!嘉義市議會通過性專區評估提案 黃敏惠:更重要的是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