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災滿天飛!國際盲人節《全民公審》政府不要「裝瞎」!

稅災滿天飛!國際盲人節《全民公審》政府不要「裝瞎」!
稅災滿天飛!國際盲人節《全民公審》政府不要「裝瞎」!

【記者晨曦/台北報導】

苛政猛於虎,尤以課稅為甚!《WPN全民公審》10月15日播出〈獎金不廢稅災不斷冤錯假案滿天飛!?〉,專家指出,獎金引發貪念,公務人員以獎金為重,超徵為手段,當然造成貪腐,呼籲廢除獎金制度,依法行政,尊重納稅者權利保護,避免稅災戶產生,國家經濟才能永續發展。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黃俊杰教授談到超徵問題,這幾年大家的收入都沒有增加,特別是疫情期間,環境相對惡劣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有超徵?他指出,財稅機關應該告訴人民,有那些稅目特別增加,但財稅機關對人民都沒有任何交代,也沒有做合法性的管制,甚至於也沒有把相關稅款退還給人民。

超徵與績效有關?黃俊杰表示,如果是長官交辦必須加緊查核特定的項目或因報章媒體的關係,為某一特定的原因,當然就會有績效的問題,他強調,稅務員不能因為長官的指令而做違法超徵或課徵的行為。

另外,黃俊杰表示,公務員執行公務本來就是法定義務,國家已經提供合理必要的薪資俸給,如果在俸給之外,又額外提供獎金,它的合法性應該被提出來檢討,甚至獎金制度欠缺法律明確性的基礎,與超徵績效以及稅災戶的增加之間會有一定合理的關聯性,如果公務員以獎金為重,超徵變成手段,跟公務員的貪腐就有一定的關聯性,公務員貪腐而違法的補徵,不僅應該沒入他的獎金,也應該要求相對應的損害賠償。

黃俊杰指出,太極門冤錯假案已證明行政機關是有問題的,竟看到國稅局、行政執行署執行時,公文上的簽核涉及公務員績效和獎金的問題,是否構成貪腐,有必要進一步的法律調查,他指出,獎金當作課徵權限的行使,欠缺法治上的必要性,應回到公務員依法行政,尊重納稅者權利保護,避免稅災戶的產生,國家經濟才能永續發展。

主持人表示,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希望增強社會對視障者關懷,蕭煌奇「你是我的眼」這首歌在2010年被時任台北國稅局局長凌忠嫄拿來唱,公然在政大校園鼓勵學生當抓耙仔,領檢舉獎金每案最高480萬元,遭質疑在稅捐稽徵過程中,稅務人員、執行人員等政府機關爭取績效拿獎金,實際上是違法,呼籲人民應懂得明辨是非,就能看出財稅機關的違法亂章,貪婪與腐敗。

前民營企業高階主管林先生表示,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JerryZ.Muller的大作《TheTyrannyofMetrics失控的數據》一書,介紹獎金制度用於學校、醫療機構及警政系統所衍生的教育變質、醫生失去醫德及警察竄改犯罪數字等弊端,並沒有真正達到原先設定的理想,反而在獎金與績效制度下,扭曲了人性;反觀台灣的稅務獎勵金、查稅獎金和檢舉獎金,不但衍生分配爭議及民眾誤解,財稅機關首長領取高額獎勵金,卻未能照顧第一線基層稅務同仁,更嚴重的是税務人員因為奬金而濫開稅單,製造冤錯假案,已造成社會的不安。

前國稅局稽核鍾女士表示,白色恐怖戒嚴時期靠檢舉獎金發橫財,當時檢舉者、辦案人員、掌權者成為一個產業鏈,檢舉逃漏稅「可獲取罰鍰兩成、最高480萬檢舉獎金,而且稽徵機關應為舉發人絕對保守秘密」,這樣的規定等於天天考驗著稅務人員的良心,稅賦查核人員若想要冒領檢舉獎金實在太容易,只須要事前寫一封檢舉信函到國稅局,檢舉函對於查到的漏稅事實稍加描述,國稅局受理登記後將檢舉函資料予以密封歸檔,除非內部人加以舉發揭密,否則外人無法掌握證據下無法指認其等違法,所以報稅業界傳言冒領檢舉獎金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退休人士張先生表示,幾年前有好萊塢女星在百貨公司裡順手牽羊時,就有精神科醫生表示:「偷竊成習慣是病態,想要偷東西感覺就像有些人按耐不住對金錢、食物和酒精等的誘惑有相同困擾。」相同的,領獎金也會上癮,有獎金才引起貪念,他舉前立委黃文玲律師表示,財政部長每年的獎金約八百萬至一千二百萬元,前財政部長王建煊離職前,把自己的查稅獎金數千萬元全部捐出分給財政部同仁,2013年立委主張刪除稅務獎勵金,時任財政部長張盛和卻極力反對,理由是「待遇不高,不足以養廉」,他痛批,如此的養廉,會不會讓自己太肥?

半導體業主管潘先生表示,古人說苛政猛於虎,課稅就是其中之一,他舉真實案例,一間公司做醫院看護仲介賺取5%佣金,國稅局卻以全額看護費為計算基礎開出千萬稅單,當事人無力繳巨額稅單,遭到管收,與殺人犯一同收押在看守所,連癌症保險金也被直接扣走!潘先生指出,一張違法稅單就足以毀掉一個人,他看到法稅志工在街頭倡議廢除獎勵金的訴求,每年財政部超徵金額都是數千億,還沾沾自喜認為績效卓著,大做宣傳,呼籲政府要解決問題,不要讓人民生活在法稅落後的制度之中,民眾一定要關心自己的法稅權益。

圖說:《WPN全民公審》10月15日〈獎金不廢稅災不斷冤錯假案滿天飛!?〉指出,公務人員以獎金為重,超徵為手段,當然造成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