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陽》癸卯九月的秋聚懷想!

程富陽》癸卯九月的秋聚懷想!
程富陽》癸卯九月的秋聚懷想!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癸卯九月的聚敘,總讓人興湧一分迷離與溫馨兼具的懷想;四野飛霜,寒雁悲愴的瞑想是九月,徬徨戍邊,孤立松崗的追憶是九月;獨宿孤房,永夜追思的寂寥是九月;而草木搖黃、白露橫江的遼望;閒雲潭雲、清風徐來的怡情;秋月浩然、桂子染香的流連;秋雨彌空、風吹稻浪的迴音,漁舟唱晚、雁陣驚寒的遙想;東籬把酒、暗香盈袖的冀盼,當然也都在九月。

秋意漸濃的九月,回探期間,竟有不少異趣;從參加政校系友會而留《慶祝九一,寄懷今昔》筆觸,從93抒懷軍人節而有《漫談2024總統大選》系列;從受劉先昌學長邀田園閒話而興《不問風雲但為萍》寄懷,從聆聽劉易齋學長佛學講座而泛《禪修》感悟;從出席蔡榮根博士《狼煙未燼》專講而凜文藝饗宴,從大啖胡世詮的「胡哥水餃」而啜眷村特色佳餚;從朗讀蔣濟翔學長出版新書而重凜摯友Line文繆思,從今日應政戰17期汪威江學長之邀,再踏「龍岡胡哥」以覓尋眷村美食風華,都讓人覺得九月是一個溫馨多情的季節。

說起汪威江學長,在我們還是學生時期,早就以一副英姿颯爽的形象,主演台灣早期電視如《喜宴》、《寒流》等名劇,並製作了多部如《中國神話故事》、《西遊記》、《諸葛四郎》、《金獅王》、《遊俠龍捲風》、《風林火山》等優質電視連續劇,而風光嶄露於當時的電視台;後雖轉入幕後,但其演藝生涯,從演員到名製作人,再到目前擔任廣電公會理事長,不僅廣為復興崗後期學弟妹們所詳知;其近20幾年來,尤積極投入參與推動兩岸戲劇合作與文化交流,更是令所有同輩影藝界人員所敬仰。

日前,汪學長得知眷村出身的胡世詮,在桃園市的平鎮區開了家「龍岡風華眷村味」,把胡家兩代安徽特色菜及眷村美食,與所有的朋友共享;他特邀請幾位桃園的朋友與17期的同學蒞此品嚐,並希望藉他在中華電信MOD平台的EYE TV旅遊台,可以製作一系列的「眷村美食」節目,盼透過眷村懷憶昔日大陸家鄉的飲食鮮味,為目前兩岸寒冷的政治氣氛,重新搭起一座濃郁而香醇的美食文化橋樑。

昨日之宴,幾位出席的17期學長,最是令人懷想的,除了主宴人汪威江學長外,曾任臺灣高鐵公共事務室主管達17年的田延平學長,以他慣有的幽默機智與爽朗笑聲,讓滿桌的眷村佳餚更顯垂涎欲滴;而專從台北南下的劉以善學長,不但是他們期上影劇系的唯一飛將軍,也是大陸南京大學的歷史博士,從這位祖籍河南第二代外省掛的嘴中,竟可說出一口讓本省籍老鄉汗顏的閩南語,顯示其特有的語言天份。

至於另一位出席此宴的姜海南博士,也是17期的影劇系學長,他早年在國光藝校任職了3年有餘的教務處主任,培育了許多爾後在演藝圈大放異彩的影視人員,曾經以《小畢的故事》而聞名的紐承澤,當年就是在他的慧眼識英雄下,堅持讓這位個性活躍的紐承澤得以留在學校,持續其戲劇學習之路,最終得以在他熱愛的電影世界裏,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

另姜海南學長在退役後,更以56歲之高齡,考上在大陸3千所大學排行前30名的廣州暨南大學,且在耳順之年,獲得該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更得以台灣的名義,為大陸省級黨部幹部上了相關的法學課程,算得上是復興崗校友在兩岸學術交流中的一段額外插曲。

而午宴的另一位嘉賓,竟是昔日曾在汪威江學長經營傳播公司麾下的佳麗張小魚女士,當得知汪學長於龍岡設宴,雖說晚間於台北有現場直播的活動,但她仍堅持驅車趕來與老長官暢敘舊日點滴;美麗開朗的小魚,也是昨日主賓政戰10期張悅雄學長的女千金,目前在傳媒ViVa美好購物台擔任主持人的角色,可謂是年輕一代典雅氣質的美女代表。

此次癸卯九月的晌午秋聚,四方摯友,八方會集,既為美食而聚,亦為友誼匯合;既有舊識暢聊,亦有新交把歡;既露一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邁,亦顯幾分「契闊談讌,心念舊恩。」的濃情。

最後,汪學長付了帳,還讓我把一瓶尚未開封的100年金門陳高帶回家,離開「胡哥眷村美食館」,不知怎的,浮映腦海的,竟是李白那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溫馨畫面。

作者為退役上校,目前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