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陽》膽識任開闔 曠達展格局 專訪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天鐸

程富陽》膽識任開闔  曠達展格局 專訪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天鐸
程富陽》膽識任開闔 曠達展格局 專訪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天鐸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政校19期外文系法文組的李天鐸學長,在民國104到105兩年期間,連出了兩本撼動台灣軍界的《青天白日下的秘密》及《青天白日下的軍魂》這兩本書;今天,筆者當然不是為這兩本書打廣告,但在為軍魂這本書寫序的台灣媒體人唐湘龍,卻在序中描述說道:「他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軍人,也是個『怪咖』!」而他在國安局的老長官,也是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王西田,則在此書的另一篇序文中,卓用「出色」兩字來形容他;我想,無論喜歡或不喜歡他的人,應該都會認同兩人對他的觀點。

家庭兩代都是黃埔子弟的天鐸學長,有股天生的軍人豪邁氣質,以他長期在情報部門工作的機敏,並以政戰幹部一員的身分,竟能獲國安局甄選奉派駐法國代表,這種傑出的經歷與表現,卻只在上校退役後轉任私人企業高級主管,讓人有點不解;但更讓人意外是,他不僅繼民國107年接任「復興崗校友會理事長」,並於民國108年承接「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等兩職,擔起對母校復興崗政戰學校校友的服務工作。

接任的重要原因,不得不回歸於基金會與校友會,於民國100年旋在組織、法制定位未明之際,因校友會實際需求而購置校友會館,但卻因募款與資金調動移墊不濟,相悖於爾後的政府相關法令,而面臨教育部發函要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復興崗校友會」欠款「財團法人復興崗文教基金會」的500萬元,需限期歸墊,否則基金會將面臨解散,且由法院執行向校友會追繳欠款,並以法拍校友會館方式清償的窘境。

於是,人生的際遇又讓這個眾人眼中既是「怪咖」,又是「出色」的人,銜命出來執行這件難事;不管你用「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觀點來看也好,抑或是用「硬是強出頭」的角度來議論也罷;想來,以一個始終自詡對母校充滿熱情的天鐸學長而言,這些隨後譽之謗之的聲音,應該都不是他接任兩會時所擔心的;他想的,也僅是如何把這件事視為個人重要的任務使命,而需卯盡全力把它解決而已。

復興崗校友會館 募款始末說明白

天鐸學長在談及處理讓「復興崗校友會館」得以留存的錯綜複雜經過,語氣仍顯得有些跌宕起伏,他說道:「憑良心說,在我107年接任『復興崗校友會理事長』後,就發現需向校友擴大募款500萬元,以解決會館產權購置歸墊基金會的本金案,我的心情、負担、壓力是非常沉重的。接著民國108年政府推動《財團法人法》,我則面臨接是否接任「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一職的難題,是接?或著不接?怎麼接?500萬不是小數目?是否要承擔這份責任與煎熬?

一直到《財團法人法》這項法案通過並開始實施時,顯然向校友募款500萬元以解決會館歸墊基金會本金ㄧ事,已無退路;因耽心這個法案通過後,「復興崗文教基金會」會成為第一個被殺雞儆猴祭旗的對象;繼而想到身為一位復興崗子弟,他沒理由,也不應該置身事外,遂擔起所有壓力,呼籲各期班同學會會長號召期班同學踴躍捐輸,並委由基金會秘書處發出『懇請政戰將階前輩認捐一萬元書函』,讓復興崗校友會能順利度過此次難關。

天鐸學長娓娓道出「復興崗校友會館 」募款的始末,雖說期間,仍有少數謗議之聲,但絕大部分的復興崗人,都能屏棄成見,群策群力,出錢出力,終於完成這個艱困的任務,除得以在限期內募得500萬元新台幣歸墊基金會母金,徹底解決兩會多年的困擾與沉疴,並於民國110年3月4日以崗基字第1100000006號函文報請教育部核備;「復興崗校友會館」終得保存,所有的復興崗子弟都鬆了一口氣。

今日,只要你一踏進「復興崗校友會館」,在館內的兩面大牆,您就赫然可見分別記錄著所有捐款者的捐款時間、期別、芳名與金額;基金會更在今年(111)10月8日,假會館邀請此次所有捐款者重返復興崗之家,參加專為他們舉辦的「感恩茶會」,這也是此次基金會委編撰一本《金心朗照復興崗》專刊的初心;不管他們能否親自蒞臨茶會,基金會都將此專刊送寄到每位捐款人的手上,藉此向所有捐款的復興崗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繼往開來 緬懷先哲

天鐸學長以略帶高昂的語調,談到他在民國107年接任「復興崗校友會理事長」時,就在思考,他首先要作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毫無疑問,他想到了要辦一場紀念音樂會,以表達對台灣建設最具貢獻,也是我們政工幹校、政戰學校創辦人,更是從民國67年起,連續接任中華民國第六、七任總統的蔣經國先生;他想用歌來紀念備受委屈的經國先生,並藉歌聲喚起百姓對經國先生主政時的美好年代記憶。

他回顧民國108年首次舉辦「走過璀燦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時,就算不含佈置、人員演出、餐盒、工作等費用,連10萬元的場地費,都感沈重負擔;他只好急中生智,手持向政校專七期漫畫大師吳信和在義賣中所購來的一張台北市長柯文哲畫像,直闖台北市市長辦公室,並與柯市長談到復興崗子弟決心用音樂會的方式,來追念這位昔日引領台灣成長茁壯的大家長;也希望用這個行動來呼喚台灣民眾,對一個曾經全心建設台灣進步提昇的領袖,更冀望藉用歌聲來告訴身為復興崗人,猶需具備一分「吃果子就要拜樹頭」的革命情義;最後,這份熱忱得到市政府文化局協助,公園管理處也免去場地費;柯市長在音樂會當天,幾乎全程參與,並於會後丟下一句奈人尋味的話:「為什麼國民黨連這塊神主牌都不抱?」

他特別感謝復興崗校友合唱團白玉光、陳裕中、宋海笙校友們全力支持,還有23期田鑫泉、雷聖凱負責規劃音樂會的演出;而前政戰局長王明我中將更同期上同學,操辦一切的行政支援工作;而仍在媒體第一線的何啟聖學弟、朱國榮學妹更是不辭辛勞,主動義務擔任司儀,重塑一股復興崗子弟的團隊精神。在民國108月元月13日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1週年的紀念日當天,他們一起攜手踏上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走過璀燦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爾後更接連3年在同樣時間、地點,舉辦了二~四屆的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

李天鐸回憶說,本案在15年前,即由他與22期的楊思超、喬振中一起談過;如今,15年的歲月過去了,他們當年的初心已經連續實踐四屆了;他更期許這個傳承活動,能夠年年歲歲辦成台北的特色,每年一月13日,下午二時、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我們和經國先生有約」,風雨無阻,不見不散。

兩年籌擘專書 解析政戰歷史

天鐸學長提到他自民國108年接任「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後,除了展開對校友會館的積極救援行動外,也感嘆每一個偉大的時代,總有它屬於自己一段多變詭譎的風雲歷史與角色,然而復興崗的歷史卻似乎趨漸乏人問津,他深覺一個沒有歷史,沒有過去的團體,又如何展望未來;基此,他開始思索如何撰述一本可以敘述政戰歷史、傳承與變革的書,這個意念竟在他的潜意識裡像紮了根似的,時時催促他完成這個任務與使命。

所以他先在基金會編撰的《100期全球會訊》,以「大開大闔政戰路」二十三篇專稿,訴說政戰對整個國家、社會的貢獻;而後更策擘把國軍政戰的轉折變遷與史實的政戰歷史,用《政戰風雲路》一書與予完整呈現。談到這一刊一書,天鐸學長表示:「那是我以六顧茅廬,不斷和22期的喬振中一起討論出來的成果,而10期的老大哥張悅雄學長,始終在『論述』上為我們撐起屋頂;而14期的王漢國將軍博士,亦毫無遲疑,對這個敘述政戰今昔的編撰計畫,擔負起全責,並在他的積極規劃下,延攬了包含陳東波、柴漢熙、程富陽、王先正、祁志榮等六位後期政戰老弟,以兩年的時間撰述,完成了一本敘述政戰歷史與未來的《政戰風雲路》。」他內心除了衷心感謝王漢國學長在老驥伏櫪之年,猶能以壯心不已之志,出來為政戰寫歷史;他更感謝所有參與的傑出校友,全程不懈為此書的編審而全力以赴,讓此書得以出版,讓復興崗人終能持志續史繼行!

承擔與初衷

在陽明山的一座私宅,筆者與受訪者正迎來台灣的寒雨鋒面,受訪的天鐸學長望著迷茫蒼凜的遠山,彷彿浸潤在那一片片霧霾四起的雲霧中,像極了如置身於「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境中;但顯然他無法如詩人,心存「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朦朧詩情;他要的是一分明確的使命感,他自詡一位復興崗人,縱使在這朦朧的霪雨霏霏之際,猶能清楚看到校友會館佇立於大屯山的小坪頂上 ;縱使他在去年(110)7月已將「復興崗校友會理事長」的棒子,交給了後期老弟,但他仍希望這種傳承不會因此掉棒,而能更堅持的去延續,去發揚那分復興崗莫忘初衷的承擔精神。

訪談已畢,風雨暫歇,準備離開的車子引擎已然啟動,望著學長挺拔的身軀,佇立於冷冽寒風中的影像,恍惚又讓人回到媒體人唐湘龍在《青天白日下的軍魂》序言中的另一段話:「李天鐸有一種在我們父執輩那一代身上的氣質和訓練,他們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都是『終身職』,彷彿要到嚥氣的時刻,才會真正有『任務完成』的感覺。」那刻,腦筋拂掠過的,竟是詩人辛棄疾那句:「醉裏挑燈看劍,沙場秋點兵。」的古典軍人氣質,與他最喜歡《黃埔校歌》歌詞中:「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的,主義須貫澈,紀律莫放松,預備做奮鬥的先鋒⋯」那份現代軍人的氣魄;我不知道,這是否也是認識他的朋友們,總會在心底對他油然興起的一種深層感覺!

作者為退役上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