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蘭專欄】手機直播教育現場,驚悚揭露情緒風暴下的師生衝突

朋友三月三日晚上透過line群組傳來二段影片,告知網路瘋傳,我情緒起伏的看完影片之後,詢問該校校方高層,對方坦然承認校園內發生的事,並且將會負責任的處理後續並面對社會輿論的議論。

「非常辛苦,特教生__」

「融合教育有意義,但要給更多配套和資源,否則老師要專業科目、還要像社工、心理諮商師、警察太難了__」

這則新聞其實是發生在二月二十七日,因為影片上傳和網路流傳後已經是事發一週後的事,臉書發文討論文和回應文很多,我因身旁親友多在教育現場教書,對於當前的孩子家長和教育的本質都出現質疑的價值觀念的衝擊,「老師權力限縮,卻被期待服務愈來愈周全。」大都有當年懷抱理想進入教育圈卻益發覺得大環境變化任重而道遠,卻有強烈不如歸去的蒼茫感。

我爬文特教老師比較站在學生立場,爾後臉書又看當事人老師陳述事發一天的日常經過,臉書上各執一詞的雙方討論頻繁,這事沸沸揚揚的在立法院被立委質詢,教育部長承諾將擴編老師心理諮商輔導預算從600萬元增加到6000萬元,另外再增加編列預算四年從113年度開始增加每年都400名教育助理員,四年達1600人協助教育現場處理融合教育的上課學習。

新聞事件後續是該名被打老師當天去驗傷並直接到石牌派出所報案,爾後家長和學生出面道歉,教育局也已經要求將增派教學助理員陪同,而校方將協調下週事件沈澱,學生情緒穩定後再回到學校上資源班的時間。

我對於同學當天上課竟然如此冷靜的拍下二段課堂上的一波又一波的衝突(肇事現場)畫面,一鏡到底,似乎沒有情緒沒有動搖的執鏡心態和衆多學生冷靜到最後出面制止的情境很驚駭,這不忍卒睹地中斷過幾次,而且一直思索「平等」的意義__

其實「現場」發生甚麼事情?影片論斷是非很容易有斷章取義,但這教學現場直播的背後透露出什麼?手機拍下老師學生互動過程讓社會看見教學現場,老師權威不再,按照老師他做為代課老師po文自稱不知道班上有情緒障礙生(曾經在校發生事端開會討論的IEP個案),老師在臉書上指陳下午14:30上課時有睡覺、有玩耳機、有2人在打傳說牌位的、有畫畫的,桌上都沒有數學講義,管了一管,剩畫畫的還冥頑不靈,再管一次「幹你娘×」頂回來,然後再起身「呸」將影片畫面用文字敘述經過。

情緒風暴來自於老師對於教室學習秩序需不需要維持,老師權威應該放下?背對黑板把所有課程進度填寫完畢即可?學習與否是學生自己的事?老師踩到情緒障礙生的痛點___

影片凸顯幾個狀況是需要社會反思的。首先是老師遇到語言、暴力衝突,應該如何回應?影片中的老師他被打、被唾面自乾,連被罵也強制性的保持理性,如果他也情緒噴發出手即便是撥開學生的攻擊或被挑起情緒有任何非理性行為,理虧被責難圍剿的恐怕是他,但那當下腎上腺素不噴發有多難?雖然老師看似在教室場域擁有權威,但事實上在法律和社會之前「學生」的位階卻是被置於老師之上。試想,如果沒有手機直撥,看得見老師早已走下講堂神壇的權威嗎?一旦老師回應出口出手衝突加劇,被告到1999或被開記者會的翻騰圍剿應該沒完沒了!

再來「普特融合」的情緒障礙生被包容的同學應該擁有不要踩他的底線讓他「不吵就好」的特權嗎?當前的教育政策是「普特融合」,我們當然得包容需要被包容的同學,但禮讓出來的空間應該變成「特權」嗎?當干擾或衝突持續發生時「我有病」被掛在特殊學生嘴邊時,或家長也跟著「他有病__」形成大家都得退讓的「特權」是否得宜?在教室裡要差異化教學不易,在同學理解的情況下應該給予合宜的學習情境,但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的,教室內30、40個學生的受教權都該被關注下,如何有新規範避免教學學習紛擾中斷應該是目標,這應該是學校老師和校方以及家長甚至醫療專業必需建置的環境,如此才能促使「普特融合」需要被包容的孩子學習調整適應「回到」普通社會情境去生活工作。

最後當教室衝突發生,外部人員介入前的在場的同學該見義勇為嗎?手機直播上傳可以被鼓勵嗎?透過影片看見一開始班上同學都很冷靜(冷漠)地看待老師被打被吐口水,後面同學是否預先感受到山雨欲來?手機打開開錄,同學冷眼旁觀的應該不想也「不能」惹麻煩?

試想挺身而出是否加入衝突的現場就得付出代價?這老師克制冷靜的理性的動口不動手,外面進來的大人帶出去後該生又再敲門進來上前出手,部分同學也開始看不下去紛紛上前勸拉直到該生被壓制。

手機的介入,教學現場是監控老師?是師生關係互動的新流變?新聞事件的議論是看見時代在變,教學現場老師與學生關係的變化,「平等」和「尊重」是基礎,古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__」的倫理道德觀不再適切,學習路上替換成合作夥伴關係,摩擦衝突還是要回歸學校運作繼續往前走,當「衝突當下」忿忿不平的駭然失措沈澱後,教育當局、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開始亡羊補牢開始協商收拾殘局,繼續攜手往教育教化共融學習的路前行。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