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蘭專欄】教育被短影音取代文字閱讀的掙扎?翻轉?

113年國中會考作文5119人抱蛋,人數創下五年來最多,而2.7%比例更是創下七年新高的新聞被大肆報導後一週,我看見國中新生作文先修班的[補習閱讀作文]的廣告紛紛上架,吸引身邊許多無法阻止孩童看抖音等短影音的家長熱切關注。

台灣向來是考試領導教學,當108課綱[素養]教學掛帥,國中會考的作文進入沒有簡單明瞭的所謂題目,而是一連串的陳述的條文敘述中,要考生去歸納組織進行生活理解然後思考並表達意見,成為教育現場長年習慣單向吸收,然後囫圇吞棗的強背強記答題,以及沒有學習動能的考生最大考驗。

翻開國中新生先修作文班直接針對國小六年級畢業生訴求的文案強調,當前作文和國文、社會科考題無不凸顯學生自主思考力出題而有必要未雨綢繆及早進行閱讀、書寫和評論口語表達訓練。小六升國中開始,不要輸在起跑點即透過這個暑假提早開始學習養成閱讀抓重點並練習表達出因應技巧,提早打磨語文閱讀理解力、思考力和表達力。

AI時代的競爭力為何?ChatGpt有一般觀點,但你是否有更獨特的創意觀點呢?回來看108課綱的素養學習下的國中會考趨勢,強調知識常識落地的素養需要生活體驗、需要長文閱讀能力,以112年國中會考國文、數學、社會、自然四科題幹字數31800字,到113年則是32048字,平均每科要在80分鐘內閱讀約8000字考題然後消化理解作答。

但這些長文看字還要能看出重點並理解然後作答,對於平時沒有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國小國中生,平日長時間盯著看、沈浸手機短影音,眼球不斷習慣被網路演算法推播低認知語彙內容者,恐將耽溺好笑無意義的訊息,無法專心教室課程高階濃密知識的轉換學習,極容易出現排斥、出現分心恍神甚至直接放空放棄學習。

據統計112年國中會考考生為198673人,到113年則降為192127人少6546人。然後今年拿下5A(精熟)的學生為17569人,比去年略減,拿5C(待加強)的12000人比去年多。顯示國中生會考要進高中的人數減少而整體學習成果走下坡。

國中會考素養題趨勢是「石門水庫集水區的整治評估」、「關鍵字搜尋熱度與實際新聞事件發生數的關連」、「美國眾議院與台灣立法院的席次分配差異」、「外籍移工來源國的產業別與性別分析」強調社會政治生活新聞必需要更多情境背景說明的長文敘述,以及搭配圖表傳達訊息;乃至數學科考題非選擇題的二題也是語文能力,考健康餐盤擺盤,要求用數學把話說清楚時,過半考生僅0_1分,這在在凸顯不是傳統通過考題刷題、精熟教科書和補習就能夠應付考高分的,各種公民議題全球時事趨勢都是融會出題範圍。

今年國中會考題幹經過統計以社會科10062字為最多,國文科9142字次之,數學也有4000多字,使得閱讀文字成為升學門檻,而如何在文字段落擷取重點和所學知識連結,進行閱讀解題是必要技能。但是如果一直投入短影音又看不下文字書本,沒有多方生活經驗關注,又沒耐心理解作答,勢必被迫全面認知陷落,很難有好的學習成績。

國中會考成績顯現當前數位原生代的影音過曝危機,語文閱讀和表達力普遍有待加強。另國家教育致力發展雙語教學,持續扶助教學,曾經期望達到2030英文做為官方語言的英語教育似乎也成效不佳,大考中心統計,英語科待加強的C級人數達29%最高,約三成人學習落後,而數學26%次之,自然科則21%。

國中新生作文班補習因應市場而生,主要是針對時下小孩不斷看手機螢幕,不願看文字書籍的調整,幫助家長刻意縮短學生暑假更加耽溺看手機短影音成癮,試著實踐改變習慣,練習看文字讀物並且燒腦思路的討論。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