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勤教官遇心肌梗塞 無心跳近兩小時奇蹟回復

台中市今年52歲的空勤教官吳棋祥上個月時因急性心肌梗塞送進醫院,情況曾一度緊急到停止心跳、呼吸並陷入昏迷近兩小時,但幸好在醫院電擊、CPR等方式急救,再利用葉克膜取代心肺功能、並開刀緊急裝上心臟支架後,終於成功將人急救回來,在經過近半個月了休養後,終於在今天順利出院,醫師甚至評估因過程順利,只要經過復健後無教官仍可繼續執行救援工作。

在台中擔任空勤教官的吳棋祥,平日執勤時專職救災、救難、觀測、偵巡、運輸等任務曾救人無數,以往沒有三高病史或慢性疾病,飛行教官的嚴格訓練讓他一直維持相當的體能狀況,但就在上月28日上午時,他突然嘔吐並劇烈背痛,被緊急送到梧棲童綜合病院,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

心臟外科醫師吳志賢表示,當時吳教官因心室纖維顫動而陷入昏迷、也沒了呼吸與脈搏,團隊立即給予電擊去顫、CPR、插管,於是立即使用葉克膜裝置,直接取代心肺功能,並立即進行冠狀動脈的打通治療,當然也因當時正好醫院正在交接班兩組人馬都在、能夠在症狀發生後的短時間到院、也正好遇到急診及心臟科內外科醫師都有空檔能做出最立即的處置有關。

吳棋祥說,自己從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的無常,第一個念頭只有先將自己交給醫院,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正確觀念再加上醫院的搶救,自己才能再健康回來,希望能將自己的案例分享給大眾,提醒民眾若有案情應適時、適地接受適切的醫療,才不會延誤就診時機。

急診室主任吳肇鑫說,人的腦部若缺血4分鐘就有受損危機,心臟則是90分鐘,但心臟若停止30分鐘就有死亡的危機,這次急診到手術僅花20分鐘的時間就完畢堪稱是最順利的狀況,提醒民眾若心臟周圍部位有肩痛、背痛、下巴痛、胸悶等症狀超過5分鐘的狀況時,極有可能是心血管相關症狀,需要由門診作詳細檢查才能確認並進而避免急性症狀。

心臟外科醫吳志賢指出,成年人後每個人的血管都會有血脂斑塊,若一直累積患轉成血栓甚至梗塞,建議若有抽菸、糖尿病、高血壓、家族病史,年齡達65歲以上的民眾,都應定期做檢查,避免突如其來的狀況打亂日常生活。

編輯推薦

近8成網友都答錯!蔬菜用水煮、清蒸、快炒哪種營養素流失最少?

護髮 馬偕董事長劉伯恩提供獨家頂上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