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品不良季節來臨 環境部攜手地方推3新作法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與縣市環保局代表大合照,攜手改善空品。(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與縣市環保局代表大合照,攜手改善空品。(環境部提供)

 

臺灣地區秋冬季節受氣象因素影響,容易出現擴散條件差的情形,常發生空氣品質不良,環境部今天(30日)提出「建置區域聯防」、「落實精準應變」及「強化受體防護」3項新作法,攜手地方共同精進空品不良時的應變與民眾健康防護。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現行空氣品質指標(AQI)是以過去較長時間平均濃度計算,當AQI達預警等級時,民眾已暴露多時,無法提早防護,或是身體已經明顯感到不適,對於敏弱族群或孩童影響較顯著。環境部提出「強化受體防護」的創新作法,將以小時濃度達AQI紅色警告等級時,就在空品監測網及環境即時通App發布防護通知訊息,民眾可從網站或下載App得知測站小時濃度警訊提醒,以利學校或敏弱族群採行防護措施,較過往等到AQI達預警等級時,提前至少2到4小時以上,讓民眾可及早防護。

 

其次,根據過去空品不良日數統計發現,在東北風、高壓出海及高壓迴流等特定天氣型態下,造成紅害的比例較高,因此面對今年秋冬季節,環境部將「建置區域聯防」,在納入地形、氣候等條件下,針對不同狀況做出更精準的跨縣市區域聯防。

 

在特定天氣型態下空品不良時,上風處空品區也會同步啟動應變,例如預報明日中部空品區空品不良AQI>100,且天氣型態為東北季風,除中部空品區啟動應變外,上風處的竹苗空品區也須同步啟動應變措施,和過往僅有預警的空品區自行應變不同,期望上下風處空品區共同應變,減緩空品惡化。

 

再者,近年空品不良的指標污染物也逐漸由PM2.5轉為臭氧(O3),過往著重於處理粒狀物的應變措施如公共工程減少揚塵、加強巡察露天燃燒、商港船隻減排等的作法也將調整。為「落實精準應變」,各縣市執行應變作為時,應針對不同污染物採行不同應變措施,如發生臭氧空品不良時,針對揮發性有機物,要求大型高臭氧生成潛勢製程的2,000家工廠配合應變、大型連鎖餐飲業強化污染防制,以及加油站檢視油氣回收設施等,精準強化應變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