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見人,但聞思鄉曲 -- 記馬思聰誕辰110周年紀念音樂會

2022年是馬思聰先生誕辰110周年,在賓州西徹斯特大學愛米莉音樂廳的禮堂,日前一部《魂歸故里》的紀錄片拉開了馬思聰誕辰音樂會的序幕。

此次音樂會由大費城地區時光文藝沙龍主辦、華夏中文學校大費城分校協辦,得到了西賈斯特大學和威爾斯音樂學院的慷慨支援。鋼琴家汪鎮美女士和先生于光是此次音樂會的主要推手和音樂家召集人。音樂會的演奏陣容集中了一批優秀的華裔音樂家個人和團體,包括王華翼、顧小梅、周曉甫、毛若濤、 倪海葉、潘洵、郭雅志、何濤、以及歌唱家費越、姜志和張雄梅。擔任全場演出鋼琴伴奏的有王曉露、初津伊和“馬家軍”汪鎮美、汪鎮平姊妹。專為此次音樂會組成的聯合女子合唱團連袂費城老炮男聲合唱團則是初試啼聲。

音樂會選擇的曲目跨越了馬思聰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在法國接受系統的音樂訓練時起,到五十年代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期間,直至1967年旅居美國後的作品,呈現了幾乎所有形式的音樂題材,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獨奏、小提琴協奏、獨唱、合唱及民樂。

馬思聰誕辰110周年紀念音樂會既是回顧和懷念,也是突破和創新的盛會,有幾個難得的第一次。其中潘洵的鋼琴彈奏《粵曲三首》是潘先生本人第一次演繹這首作品;郭雅志先生和何濤女士分別用嗩呐和二胡來演繹《迴旋曲》和《第二迴旋曲》這兩首高難度的小提琴曲目,讓人耳目一新;倪海葉演奏的《大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也是倪女士首次演奏馬思聰先生的大提琴作品。

最後一個曲目《跳龍燈》是全體小提琴演員的集體合奏。當老中青三代演員們一字排開,整齊地拉動弓弦的時候,台下的觀眾不禁動容。馬思聰先生, 華裔音樂界後繼有人了!謹以此文致敬馬思聰先生誕辰110周年和他為藝術而執著的一生!斯人已去,藝術永恆……【撰文:時光文藝沙龍 孫晴,攝影:時光文藝沙龍 朱耀偉】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梅鐸4段婚姻受矚目 除了鄧文迪 還有空姐、記者
矽谷痛苦指數報告:族裔間貧富差距 越來越大
聖蓋博谷限水 戶外澆水每周2次 洗澡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