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先行」策略奏效!iKala插旗日本,一年斬獲2大美妝客戶

不管在哪個市場,從零開始找尋客戶一定是最艱辛的階段,2021年上半年才切入日本市場的iKala(愛卡拉),做好2年才會獲得客戶的心理準備,進度卻大幅躍進,只用1年就收服2家知名美妝客戶,靠的就是「空戰先行」的策略。

距離名牌精品聚集地表參道2分鐘的走路距離,iKala的日本辦公室隱身在一片民宅中,如果不是門口的招牌,很難依據地址找到確切位置。

 iKala日本辦公室 圖/ iKala提供
iKala日本辦公室 圖/ iKala提供
iKala日本辦公室_蔡仁譯攝-1 圖/蔡仁譯攝影
iKala日本辦公室_蔡仁譯攝-1 圖/蔡仁譯攝影

2021年上半年,營收上看新台幣10億元的iKala有了進軍日本的計畫,「我們看到日本有一大片金礦。」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說。他觀察到2個現象,一是已有百年歷史、以搞笑藝人為主的娛樂公司吉本興業,旗下藝人開始轉做網紅,在社群媒體上露臉;二是日本對於數位經濟的接受度很高,「像是VTuber(虛擬網紅)在日本大量的流行。」

因此,iKala將旗下的AI網紅數據平台KOL Radar帶到日本來。但切入的角度很特殊, 他們沒有選擇做相同的業務服務,在當地營運網紅資料庫與數據平台,而是協助日本品牌藉由台灣網紅的力量,把產品賣到台灣來。

這當然跟資源的利用效率有關,要從零開始在日本建立網紅資料庫,並有成功案例可以推銷,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打磨。另外一個難題,在於日本品牌與廣告代理商之間的關係緊密,品牌大多不會直接接觸服務提供商,而是交由廣告代理商來操作。特別對於海外來的台灣新創,不容易打入生態系中。

但日本品牌的確有出海的需求,聚焦在Instagram的微網紅媒合平台圈圈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柯景倫就提到,過去幾年接到不少日本生活消費品、美妝品牌想切入台灣市場,需要網紅服務來拓展知名度,「最大的挑戰,在於台灣人跟日本人之間來回溝通的困難。」

因此iKala很快確立了要在當地設立辦公室、招募的策略。至今約莫1年的時間,團隊規模雖小,但已獲得美妝保養品牌CLUB cosmetics、再春館製藥所的朵茉麗蔻(Domohorn Wrinkle)2大客戶,「在日本的進度,比我們想像中都還要快,原本已經做好2年沒有客戶的準備了。」iKala日本商務發展總監、同時也是日本001號員工王志宏說。

從零開始打地基,1年寫600封信件找客戶

在這1年的時間裡,王志宏一共寫了超過600封信件給潛在客戶找尋機會之外,iKala也特別與擁有百萬會員、關注商業財經領域的新聞媒體NewsPicks進行付費合作,以專訪與專家對談的的形式推廣KOL Radar。

「空軍(網路)先走的方式,是我們特別想過的。」程世嘉說,「先有訪談內容作為showcase(展示),對於建立信任感很重要。」另外一個重點,是找到有利於媒體報導的內容,日本媒體同樣較注重國內新聞,身為海外公司不容易找到新聞點, 「我們的優勢,就是跟很多國際品牌合作過,像是聯合利華、國際外送平台等,這些案例就可以包進去給媒體。」

在NewsPicks的報導刊出後,在日本的王志宏接到不少詢問,「接下來就是我的工作,要好好一個一個去拜訪,不能錯失任何機會。」他在日本生活10年,約略能摸清日本人商場上的許多潛規則,像是Email開頭、結尾的招呼語都有一定的寫法,如「過去受你照顧了、再多多麻煩了」等固定且嚴謹的詞句,「導致我剛進iKala收到一封有emoji(表情符號)的信,感動到快哭出來了。」

王志宏也分享了2個台灣新創到日本做生意的技巧,一是在不要踩到地雷的前提下,可以盡力展示外國人的特色與特質,較容易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不要害怕找獵人頭物色日本員工,「特別是001號員工,要負責招募、改日本官網設計、找客戶、做公關,要做的事情很多,更是建立公司文化的基礎。」且獵人頭如果為日本人,對於求職者來說心裡也比較安穩。

接下來iKala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日本客戶做好,「跟日本客戶之間的信賴關係就像是階梯一樣,只能一階一階往上爬。台灣創業家凡事快快快的習慣,好像也要學習慢下來。」程世嘉說。

程世嘉_iKala共同創辦人_蔡仁譯攝-14 圖/蔡仁譯攝影
程世嘉_iKala共同創辦人_蔡仁譯攝-14 圖/蔡仁譯攝影

iKala執行長程世嘉:台灣B2B新創一定會到日本,先做好「攻打懸崖碉堡」心理準備


商務畢竟是我們的自有產品,雲端還是以加值跟代理為主,考量到跨海的各種成本昂貴,像是人力成本幾乎是台灣快2倍,自有產品的毛利跟利潤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雲端還是相對local(本土)的領域,非常需要在地的技術支援與語言,對新創公司來說會是比較大的障礙。一來日本市場的IT人才有很大的缺口(註);二來英文或是其他語言要在日本做生意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雲端服務要落地的難度很高。如果iKala的雲端要到日本來,可能會找日本已經很成熟的SI(系統整合商)合作,不一定會完全以自己的品牌落地。

但是iKala手上的另外一個商務產品線,特別是專注在網紅的KOL Radar,在日本還有很大的缺口與發揮的潛力。從我們自己發現的數據來看,在台灣網紅行銷大概占社群廣告預算的10%,日本市場在這個數字上只有3~5%,還在剛起步的階段,這是KOL Radar絕佳的時機。先抓住幫日本品牌做外銷的機會,不論是把產品賣到台灣甚至是其他市場,接下來iKala才會考慮做日本本地市場。

另外,就是日本願意為高價值的服務付費,商務習慣非常好。對於2B(面對企業端)的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穩定的客源並支付費用,這跟台灣只看CP值的狀況很不一樣。所以我認為,台灣B2B的新創,一定都會往日本市場前進。如果一味聚焦在地市場,島內互打打個2年就玩不下去了。

所有前進日本的新創公司,一定要先假設日本市場非常困難,就像是一座懸崖上的碉堡,易守難攻,不過一旦爬上去了,就會掌握很好的位置。

* 註:根據日本總務省2021年7月公布的《令和3年情報通信白書》,提到日本企業數位化的最大挑戰是數位人才不足,日本數位人才的缺口到2030年會擴大至45萬人。

如何經營日本市場?

01

在正式進軍日本前,可以先用「空戰」累積知名度

02

在不冒犯對方的情況下,可以展示身為「外國人」的獨特性,讓對方留下印象

03

001號員工非常重要,身兼多職還是當地公司文化的建立者,必須多加著墨

責任編輯:傅珮晴、林美欣

更多報導
日本新創大賞2022揭曉,獎落世界百大影響力企業,衛星軌道服務公司Astroscale
Uniqlo也引進機器人改造工廠了!但為何說距離全自動化生產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