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機紀錄造林地變化展現科技力

伐採後正射影像可明顯辨識伐區有無越界情形。(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伐採後正射影像可明顯辨識伐區有無越界情形。(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伐採後正射影像可明顯辨識伐區有無越界情形。(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臺中工作站於今(一一二)年應用空拍機拍攝轄區內申請伐採及獎勵造林之林地,紀錄林地狀態由原本的麻竹採筍林,至伐採完成,再到新植完成,以及撫育作業後的空拍照片,並應用軟體製作成正射影像,使工作站同仁能獲知更全面的造林地資訊。

要產製成正射影像,需將空拍照片對應至現地確切位置。臺中工作站以便攜的帆布標記放置在拍攝範圍內地面上方無遮蔽處(如無遮蔭的道路上或林木較稀疏的區域),並以公分級測量儀器量測帆布中心位置,空拍機拍攝時會一併拍攝到帆布標記的影像,而依據照片中帆布標記即可以軟體校正照片位置,並將照片拼接成正射影像。

本次產製的正射影像影像解析度達三公分,可清楚辨識新植小苗位置,以地理資訊系統中的量測工具可檢視造林地中各個位置的植栽間距、密度是否適宜,及有無遺漏未造林的區域。未來臺中工作站也將針對同地點持續拍攝,可觀察並監測造林木的生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