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不只罹肺癌 PM2.5恐致中風.肌少症

癌症已經連續四十年,上榜國人十大死因,其中,肺癌,在去年擠下大腸癌,成為癌症之首。除了菸害影響,最大關鍵還是空汙。全台pm2.5濃度,最高在雲林、嘉義、台南,每立方公尺,PM2.5濃度達到18.6微克,其次高屏地區,有17.4微克,再來是中部地區。醫師表示,PM2.5不僅提高罹癌風險,還會造成血管慢性發炎、硬化,甚至破壞肌肉細胞、影響肌肉生長,因此,有不少長者 都出現肌少症的問題。

工廠排放、汽機車廢氣,PM2.5正在危害你我健康。

民眾:「車子排氣管那麼多,還有工廠煙囪那麼多,空氣真的比較差。」

空汙跟肺癌,常被一起討論,但國衛院公布10年追蹤研究,有更多發現。

國衛院研究員 陳裕政:「空汙如果下降的話,國人健康有沒有變好呢,發現確實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 中風的死亡,也會因(PM2.5)濃度的下降,確實這些死亡的風險也會降低。」

2007到2017年,PM2.5年平均濃度,呈下降趨勢,中風死亡率隨之減少,10年之間,PM2.5每立方公尺下降10.23微克,中風死亡率也減少了7.31個百分比。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林名男:「(PM2.5)經過肺泡到我們的血液裡面,所以會產生很多的發炎反應,血管發炎的話,有時候就會造成血管硬化,所以身體很多疾病跟發炎有關,比方說中風 心肌梗塞。」

民眾:「自己的飲食問題 也有關係啦,空氣也有關係啦。」

不只如此,國衛院也有報告指出,PM2.5是導致肌少症的原因之一。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林名男:「PM2.5會造成發炎反應,也會造成肌肉細胞它的折損,所以它也會造成肌少症,也會讓老人家身體的代謝產生異常,所以肌肉也沒有辦法很好地生長。」

民眾:「空氣不好 就會吸到體內去,這樣啊 (就會生病) 對啊 當然啊。」

逢甲大學環科系教授 梁正中:「(搭乘)大眾捷運系統 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捷運 或者是火車,烹飪的行為也要注意,不要有通風不良的這個情況,造成室內(PM2.5)累積的情形,那當然抽菸更不好了。」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婦人罹腦部淋巴瘤 化療搭配復健效果好
花蓮慈院評鑑在即 擔擔麵吃到飽為醫護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