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教室疫情焦慮 體悟無常找回平靜

新冠疫情來襲,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雪隆慈濟志工謝曉秋,和丈夫經營補習中心,但因行動管制令收不到學生,沒有進帳情緒一度陷入低谷。

後來參與品書會慢慢轉變心境,也體悟到人生無常,應該把握當下,不要過度憂慮未來,找回心靈的平靜。

曾經熱熱鬧鬧的課室,變得空蕩蕩。2020年疫情來襲百業蕭條,與丈夫共同經營補習中心的謝曉秋,也同樣受到衝擊。

慈濟志工 謝曉秋:「一開始MCO(行管令)的時候,(學生)還有30多個,然後一路減 差不多三個月後,就開始有人陸陸續續不要來了,變成我的收入是由,一開始的五位數字,一路跌跌跌跌跌,是剩下三千多都有,所以三千多對我來講,是無法支持我的生活的。」

每月入不敷出,中心的營運費用、日常開銷以及高額保單,都壓得她喘不過氣,對未來更是充滿焦慮。

謝曉秋的丈夫 呂其軍:「那時候有幾份保險,她買得比較重因為壓力大,就比較容易導致性格,比較沒有耐心比較容易暴躁,這個事情是很多人都要面對的,不是我們一個人。」

直到一次,在志工的邀約下參與品書會,心境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慈濟志工 謝曉秋:「品書會就讓我看到,其實(我的處境)沒有那麼糟糕,他們有時也分享說,給人家食物幫助援助那些,那些人比我更慘沒有工作,佛陀也講一切唯心,這些比較重要的話,讓你告訴你自己說,你要自己走出來,你要自己把握當下。」

境不轉心轉,品書會共修聞法讓她迸發智慧,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慈濟志工 謝曉秋:「直接就通知保險經紀,這個丟掉 那個丟掉,到最後(知道)原來扛的這些東西,是不必要的就是我們一個貪欲,要得太多其實不需要那麼多。」

深入經藏找回內心的平靜,此時的謝曉秋學會放下執著,生活回歸正常身心也輕安自在。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後疫情時代 大馬人文課重新啟動實體課
大馬志工不懂中文 入經藏無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