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新一代戰機研發 馮世寬:漢翔完成機體結構設計與風洞實驗 只剩「發動機」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自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退伍後擔任漢翔航空董事長,他今天談到「國防自主」指出,漢翔公司早已進行國軍10年軍機整建計畫,包括高教機、初教機、新一代戰機。新一代戰機當年完成機體結構設計與風洞實驗,「只剩發動機」。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說,空軍新一代戰機研發,漢翔已完成機體結構設計與風洞實驗,只剩「發動機」。(退輔會提供)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說,空軍新一代戰機研發,漢翔已完成機體結構設計與風洞實驗,只剩「發動機」。(退輔會提供)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今天舉行慶祝成立68週年暨第44屆榮民節大會。馮世寬於會中頒發榮民楷模、進用退除役官兵成效優良機構獎狀、獎座,藉以表彰楷模優良事蹟,及協助榮民就業具特殊貢獻的企業和團體。馮世寬致詞時強調「國防自主」及「全民國防」的重要性;他說,台灣若沒有國防工業、沒有中科院、沒有漢翔,所謂的國防自主就都是虛無飄渺。

馮世寬表示,IDF經國號戰機性能提升後,已經是國軍空戰主力,所有可掛載彈種皆由中科院發展完成,假如沒有中科院研發各項對空、對海、制陸武器,就不會有今天的IDF經國號戰機。

馮世寬特別指出,他在漢翔時期,曾與中科院去以色列跟南非考察,希望可以跟南非買無人機上面的鏡頭,也對以色列適合近戰的短程飛彈有興趣,同時覺得國外的六輪甲車便宜、性能又快又好,符合台灣機動作戰需要,但當時都還沒有返國,就被告知這些武器無法售台。

馮世寬表示,幸好有中科院與漢翔,漢翔早就在做國軍10年軍機整建計畫,中間包括初教機、高教機以及新一代戰機,其中新一代戰機已經經過風洞實驗,外體結構設計也好了,只剩下發動機跟可變噴嘴,但馮世寬也坦承,我方至今沒有可變噴嘴技術,無法做垂直或短場起降戰機。

馮世寬也透露,漢翔曾派一組人到俄國試圖學習相關技術,事過快15年可以解密了。當時俄羅斯認為台灣沒有國防工業、沒有國防供應商、沒有國防供應鏈; 而戰機發動機不光是設計的問題,而是材質能否自行製作出來,這也是為何他永遠都記得要有「全民國防」的意識。

責任主編:于維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