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悲情城市20年 遲來的珍貴紀錄

中國時報【張士達╱台北報導】 一九八九年《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成為第一部在國際三大影展發光的台灣電影,當時的班底如今都已成台灣文化界旗手。 張靚蓓撰寫的《凝望.時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一書,為這部片子紀錄詳盡的訪談,記下許多從來沒有曝光過的故事,包含侯孝賢、吳念真、朱天文、詹宏志、邱復生、杜篤之、陳懷恩、廖慶松等幕後推手,道出當時背後的酸甜苦辣,為台灣新電影史留下了遲來的珍貴紀錄。 侯孝賢當年首度看《悲情城市》試片後大罵:「他媽的爛片!」他至今仍不滿意,每次重看都想:「可不可以重剪啊?」他比較喜歡的還是《風櫃來的人》、《南國,再見南國》與《海上花》等作品。 當年劇照師陳少維拍下的許多作品,連侯孝賢也不曾見過,如今都在書中首度公開。書中一張照片,侯孝賢盤坐在榻榻米上指導演員插花,呈現出他在片場少見的柔和神情,當時候孝賢四十二歲。如今六十四歲的他說:「我從來沒感覺需要休息。還好常在運動,應該還可以拚個十來年。也沒什麼使命,就是想拍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電影學者黃建業說:「經典經過時代的淘洗,金的成分會越來越清楚,《悲情城市》就是這樣的作品。」黃建業也感嘆:「每次侯孝賢搬家都是台灣文化的災難,因為他喜歡丟掉一切重新開始。」包括《悲情城市》在內的許多重要資料也就是這樣不見的。侯孝賢則笑說:「這樣也好啦,沒負擔多好。」 當年台灣新電影的許多珍貴紀錄都已流失,像是陳明章為《戀戀風塵》做的配樂母帶,曾在劇照師陳懷恩家裡,用塑膠袋包起來墊鳥籠。 陳懷恩說,有次陳明章感嘆做《戀戀風塵》配樂「從頭到尾一場空」,因為母帶在錄音室裡被不慎消磁。陳懷恩這才想到家裡還有一份拷貝,回家檢查,發現幸好並沒發霉,救回了陳明章成名前早期最重要的作品。 梁朝偉飾演的聽障角色,在片中說出「我係台灣郎」這句話而逃過一劫,陳懷恩在書中談到,這其實來自他聽到的真實故事。當時暴民逢人就問「你係台灣郎?」,若不能回答「我係台灣郎」就被抓下車去。一個外省學生在二二八時坐車被攔,當時身旁一位本省老先生拍拍他的手,示意他別出聲,老先生隨後以台語對暴民說:「他是我的姪子,是挨告(啞巴)。」學生就此逃過一劫。這段情節後來就被侯孝賢編入戲中,成了梁朝偉全片最經典的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