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接受歐援 非洲移民卻丟包沙漠

歐盟與突尼西亞16號簽訂合作協議,以10億歐元發展援助金,換取突尼西亞對移民的管控和限制。但就在17號,利比亞防衛隊在突尼西亞邊境附近的沙漠地帶,營救一批非洲移民,不少移民表示,曾被突國警察虐待、毆打,最終被丟包在荒漠之中,沒有吃喝,還得忍受高達攝氏40度的高溫。

放眼望去,全是褐黃沙子,烈日曝曬,氣溫高達攝氏40度,遼闊沙漠,更加致命。眼前被丟包在滾燙沙地的移民,生命早已岌岌可危。

移民 伊布拉欣:「在突尼西亞,警察逮捕我們,毆打我們,拿走我們的手機和錢,突尼西亞當局告訴我們去利比亞。」

移民 卡利德:「突尼西亞當局拿走我們所有物品,然後再把我們丟到灌木叢裡。」

利比亞防衛隊17號在突尼西亞邊境沙漠地區,營救一批非洲移民,其中不乏婦女及兒童。多位倖存移民表示,遭到突尼西亞警察虐待、霸凌,最終被強制流放荒漠,缺水缺糧,苟延殘喘。

移民 卡利德:「(突尼西亞當局)打斷我的手,打我的頭,如你所見,就是這樣,我們需要政府救我們,我們待在沙漠好幾天了,求求你了。」

突尼西亞與歐洲相鄰,成為不少非洲移民追尋歐洲夢的中繼站。16號,歐盟與突尼西亞簽約,用10億歐元發展援助金,換取突尼西亞對移民的限制。隨著移民數量激增,突尼西亞種族緊張局勢加劇,如今傳出以不人道手法處理移民問題,引發社會關注。

利比亞防衛隊官員 斯內納:「每天抵達的移民數量不斷增加,我們面臨困難,獲救人數大約有70人到50人,數量每次都不一樣。」

自7月初以來,移民被突尼西亞當局丟包、驅趕事件,屢屢發生;截至目前,仍有上百位移民流離邊境。人道與國家利益,如何取得平衡,仍是難解之謎。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台灣小農種碳 長良淨零減碳第一米
離島上的環保股長 鼓掌的雙手有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