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才會翻標價?資深櫃姐掀內幕:最瞧不起1種人

很多業務會選擇最有機會消費的顧客推銷,但這樣的行為對消費者並不太公平。有位網友就在Dcard分享櫃姐經驗談,指出有些櫃姐是兢兢業業的工作,但也有櫃姐會觀察客戶有錢與否,大小眼給予不同的服務,更有少部分櫃姐會為了業績走偏門,對專櫃生態的詳細解析,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原PO表示,前陣子臉書出現一篇文章「窮人才會翻價格標籤,櫃姐不應該浪費時間在這些客人身上」,讓她感觸良多,她也決定上網分享當櫃姐7至8年以來的經驗。

原PO指出,自己曾經做過精品櫃、化妝品櫃姐,發現精品櫃的櫃姐,因為接觸客人的消費能力比較好,往往會有錯誤印象,慢慢把自己也歸類進上流社會,容易產生價值觀偏差。例如,先前她到某精品櫃任職時,組長就直接點名把客人分成3種類「第1種是沒錢硬要進來,第2種是裝闊,外表有行頭但商品要分期付款,第3種則是土豪,有錢但沒水準」。

有櫃姐透露「窮人才會翻價格標籤」引發議論。(示意圖/pixabay)
有櫃姐透露「窮人才會翻價格標籤」引發議論。(示意圖/pixabay)

而當原PO聽到該種分類方式後,起初頗為不以為然,然而後來卻發現也許這就是精品櫃的生態,待久也可能被同化。她分享,曾有次一位打扮稀鬆平常的顧客進來專櫃,她正打算上前服務,耳mic卻傳來組長的怒吼:「不要浪費時間在不會消費的客人身上」,她也只好停下腳步。

雖然最終那位顧客沒有消費,事實也證明平民富翁並不常見,真正的財閥或有錢人,買東西也不會特別跑來百貨公司,一般都是請品牌業務直接到府服務。不過原PO仍指出櫃姐當久後,每個月還是會見到3至4個花錢不手軟的貴婦,包包真的是連碰都不碰,不看價錢直接買單。

原PO分享自己7至8年當櫃姐的經歷。(示意圖/pixabay)
原PO分享自己7至8年當櫃姐的經歷。(示意圖/pixabay)

專櫃業績導向有壓力 櫃姐曝殘酷現實

原PO感概,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不少櫃姐經過耳濡目染後,也往往會產生價值觀偏差,更有少部分櫃姐會「找特殊方法」衝業績,通常隔天那位櫃姐手上就多了一個新款包包,而她也非常不喜歡這些愛慕虛榮的同事,打從心底看不起,但她仍強調,還是有很多好的櫃姐,兢兢業業努力給予客戶好的服務。

不少網友聽到故事後,也紛紛分享類似的經驗,指出只要穿的精緻一點,就會有櫃姐靠過來,穿太普通則會被直接無視。不少網友更留言「每次靠櫃都覺得壓力很大」、「消費者其實都會把業務的態度看在眼裡,不買有時候不見得是買不起」、「曾被櫃哥嗆過買不起不要在這邊浪費時間」、「其實真的有還不錯的櫃姐,但那真的少之又少」。

但也有前櫃姐直言,一開始工作的時候確實會有想要服務所有客人的熱情,但上班久了只會覺得,太多客人試穿後卻都不買,或是只是來試尺寸,久了以後熱情仍舊會逐漸消散。

(封面示意圖/pixabay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烤玉米1支100「比雞排還貴」 網嘆:股票大賺才會買

車位僅台北1/5價格 這縣市含車位交易占比大增

車位跟著房價漲!北市平均260萬元最高 台中8年漲5成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