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見沖繩海域之美 海水淡化機生物棲息繽紛多元

日本沖繩的大海美麗湛藍,透過TVBS新聞合作夥伴QAB琉球朝日放送的鏡頭,帶您去看沖繩中部海域的生態小站,相當珍貴的畫面。

從濱川漁港出發,在識途老馬的帶領之下,攝影團隊前進北谷町近海,十分鐘左右抵達潛水點。一下水,隨即看見遍布的短足軟珊瑚、相當美麗。繼續移動大約50公尺,總算來到了目的地。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透過鏡頭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機器,像是國際太空站一般的東西,被放在水深14公尺處的地方。北谷海域居然有這種東西存在耶!是啊!」

看似不應該存在於海裡的東西,其實有它的功能。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上面附著平台狀珊瑚,然後圓管口噴出大量的水,每日水溫似乎都不一樣,像拍攝當天,是接近50度的熱水,光看就覺得滿燙的。真的耶!那個湧出的熱水水勢很強。」

這麼一座造型特別的機器,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事實上,它可以將海水變淡水,屬於北谷淨水廠的設備。」

受到溫躍層水溫變化影響,當天的影像有點模糊,但這並不影響大家的拍攝計畫,出現在鏡頭前的是無斑擬羊魚,而各種魚兒在附近環繞穿梭,被稱為魚醫生的裂唇魚也沒有缺席、盡責地巡邏周邊、負責清潔的工作。另外直接黏著在機器上的,則是...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粉紅的珊瑚蟲,伸出橘色觸角,這是短管星珊瑚,無需陽光的珊瑚種類,牠能張開觸手,捕捉浮游生物獲取營養,很懂得生存之道耶!是啊!」

連資深攝影師也忍不住讚嘆眼前的生態情景。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這些珊瑚蟲如果都伸出觸手,是很美的,但因為牠們都是夜晚活動,目前的時間,感覺約莫3成程度的綻放。有點可惜呢!」

再轉移陣地,來到淺一點的地方,又看到了另一座設備,它是取水塔。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這個設備是吸取海水,送往淨水廠,有點像雙層構造的設備。有哪些房客呢?一起來探索探索,果然遇上最有存在感的魚兒,尖翅燕魚。真的游得很有自信呢!對啊!」

尖翅燕魚,通常是二、三十條左右、群聚悠游的魚類,但不知什麼原因,這一天遇見的、只有一條魚兒出沒、感覺有點孤單。緊接著,團隊將攝影機裝上增距鏡頭,看到的又是不同世界。

把鏡頭放大,火紅的紅扇珊瑚,觸手可是相當招搖,牠想盡辦法要去捕捉微生物,但其實紅扇珊瑚原型非常迷你,攝影師伸出指頭比一比,就知道牠有多小了。再更仔細觀察,發現珊瑚上、還有別的生物附著生存。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像是麥桿蟲這樣甲殼類的生物,肉眼是幾乎無法看見辨識的。連如此微小的生物,都在努力生存呢!珊瑚蟲收手沒有動作的時候,麥桿蟲就很顯眼,真的滿明顯辨識的。」

攝影師提醒,想要親近魚兒,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打擾到牠們。

水中攝影師 長田勇 vs.記者 松崎美帆:「周圍也能看到台灣梭子魚悠游,其實牠們是一種自在漫游的魚類,只要小心,別驚嚇到魚兒,逐漸靠近,近距離去拍是沒有問題的。」

走一趟沖繩中部海域,不但見識到神奇的淨水設備,周邊更出現珍貴珊瑚以及自成一格的魚兒生活圈,長年拍攝跟關注海底生態的攝影師、還有聯合報導的QAB記者都表示,大自然的奧妙,其實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環境當中,只要仔細觀察,都能有新的發現、值得親近還有好好地保護它。

更多 TVBS 報導
觀光客太擾民!京都祇園將增設私有道路看板 違者開罰2085元
剛收炸彈恐嚇信!沖繩那霸市公所發現可疑行李箱 急疏散2千人
牽制中國 美駐日大使擬訪沖繩石垣島、與那國島
飛行時間只有7分鐘 日本「最短航線」僅13公里七月底後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