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國小師生母親節前夕漫遊德慶溪 走讀府城四百年歷史與變化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帶領親師生於母親節前夕漫遊德慶溪,走讀府城四百年歷史與變化。(記者李嘉祥攝)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帶領親師生於母親節前夕漫遊德慶溪,走讀府城四百年歷史與變化。(記者李嘉祥攝)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帶領親師生於母親節前夕漫遊德慶溪,走讀府城四百年歷史與變化。(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立人國小致力於古蹟教育學,積極結合文史、美學、科技和國際,讓學童認識在地、扎根本土及建立國際素養。立人國小親師生60人在母親節前夕發表自繪的古蹟教育地圖,藉由臺南母親之河-德慶溪營造出美感學習角落,藉由親師生和專業老師一起研讀文獻、參考多幅府城古城池圖之後,結合文史、科技和美學專長,重新勾勒出以立人國小為出發點的古蹟教育遊學圖,並且以立人國小在地觀點,因應現場方位,翻轉、創造出新的視角,讓人身歷其境,彷彿置身在一個實境篇的大富翁遊戲中。

立人國小師生從學校出發,沿著德慶溪的源頭溯源,途中走讀開基天后宮、大觀音亭、興濟宮、臺南護校、原臺南廳長官邸,以及臺南一中等德慶溪源頭和古蹟等重要景點,親師生一起閱讀文獻、認真比對,發現許多建築形式的美,包括造型、雕刻、色彩與工藝;古蹟背後除隱藏許多真實的故事,也蘊含無數的文化意義,學生透過古今映照的示意地圖,不僅用數位技術,翻轉視野,立足在地,更能和眼前的實境相應,以美術筆觸,注入歷史質感意涵,也彷彿置身於大富翁遊戲-領略臺南四百年的文史和故事。

校長王全興表示,人生有三種味道最難忘,媽媽的味道、母校的味道和家鄉的味道,古河道正是眼前的巷弄,用傳統紋飾和浮世繪精神重現湧流古都人們心中的活水,親師生從這裡出發,走讀臺南四百年的歷史和變化,扎根、成長、茁壯,特別在母親節前夕表達出對土地永誌不忘,所有親師生都看到、聽見和聞到這三種難忘的味道,也祝福大家母親節快樂。

立人國小親師生走讀過程中途經鴨母寮市場,也順道購置當令當季食材,回程在學校風雨球場請楊淑燕老師、黃冠銘老師指導孩子烹煮大魯麵,結合台南在地食材-菱角、草菇、木耳、紅蘿蔔、白蘿蔔、高麗菜麵等、並搭配學校種植藝畝方田的草莓冰沙,落實食農教育;在烹煮大魯麵過程中,由六年級畢業生悉心烹調料理,並提供給幼兒園大班即將畢業的學弟妹。校長王全興說,學長姐在母親節前夕,能夠將傳統打魯麵的技法和文史意涵,藉由實作呈現和傳遞給學弟妹,相當溫馨幸福。

學生郭彧嘉感謝校長帶領走讀德慶溪河道,以前只有聽說有一條河,此次不僅將地圖畫出來,更藉由走讀舊河道流經的景點,受益良多。學生張甯珵說,這次的戶外教育雖然只有半天,但卻收穫滿滿,老師不僅帶領走遍了古蹟和廟宇,還發給我們自繪的創意地圖,是一趟難忘旅程。學生侯妧說,在母親節前夕探訪德慶溪周遭景點,也看見聽到土地河道的呼吸聲,雖然它如今是地下水道,還是非常美。

學生王映元說,烹煮大魯麵過程中學會食安的重要性,也將學校種植的草莓製作成草莓冰沙,學弟妹們都非常喜歡;學生呂函彧說,母親節前夕烹煮好吃的魯麵和冰沙,原來自己製作的東西最好吃,願將這最美的味道分享的媽媽,祝福大家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