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游錫堃出席宜蘭冬山振安宮、定安宮揭匾儀典 盼眾人有台灣防衛意志

立法院長游錫堃出席宜蘭縣冬山鄉定安宮致贈「慈德佑民」匾額及進行揭匾儀式,象徵天上聖母庇佑百姓,平安順興。(立法院提供)。
立法院長游錫堃出席宜蘭縣冬山鄉定安宮致贈「慈德佑民」匾額及進行揭匾儀式,象徵天上聖母庇佑百姓,平安順興。(立法院提供)。

▲立法院長游錫堃出席宜蘭縣冬山鄉定安宮致贈「慈德佑民」匾額及進行揭匾儀式,象徵天上聖母庇佑百姓,平安順興。(立法院提供)。

立法院長游錫堃於今(二)上午十時出席宜蘭縣冬山鄉振安宮揭匾儀典,並參觀振安宮的客家文化館,再轉往出席定安宮揭匾儀典,在振安宮現場游院長暢談台灣人民對抗日軍接收的歷史,與眾人共勉,當全民都擁有這樣的防衛意志時,將如同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一樣,使俄羅斯「如鯁在喉」,若台灣全民都能擁有這樣的防衛意志,習近平要攻打台灣則將更有所顧忌。游院長續表示抗日三猛之一簡大獅便出身自宜蘭,台灣民主百年追求,盼大家互相勉勵,一起為台灣加油。在定安宮致贈「慈德佑民」匾額及進行揭匾儀式,象徵天上聖母庇佑百姓,平安順興。

在冬山鄉振安宮貴賓包括宜蘭縣冬山鄉長林峻輔、振安宮主委黃裕榮、宜蘭縣議員邱素梅等人,在定安宮現場貴賓則有冬山鄉長林峻輔、定安宮主委黃強呈等人,立委陳歐珀則因陪同蔡英文總統出訪,由其夫人徐慧諭代表出席。

在冬山鄉振安宮揭匾儀典,游院長致詞時首先向振安宮的廟宇委員、代表、鄉親等道早安,並表示相當高興回到故鄉宜蘭,其許多有關社區營造、有機農業法等政策上的發想,都是源自於故鄉宜蘭。游院長接著與在場民眾分享宜蘭當地的發展沿革,包括一八九五年日軍從鹽寮登陸後進入宜蘭城的火燒城、其任宜蘭縣長時期的王公廟三百年慶典等,說明客家人發展的相關經驗與歷史等。

游院長進一步說明日軍火燒宜蘭城的歷史,根據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所述,一八九五年日軍從登陸後開始攻打全台,行至宜蘭城時放火燒城,當時宜蘭的民屋被焚毀一萬棟,當時宜蘭的人口不過十一、十二萬人,是一段相當慘烈的歷史。游院長以這段歷史來說明當時宜蘭城被毀的嚴重及先民起身對抗日軍的英勇。

游院長指出,對抗日本政府接收,對於當時的先民及知識份子而言其實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絕非如今日烏克蘭起身對抗俄羅斯入侵可比。因為日本人當時係依照《馬關條約》師出有名接收台灣;烏俄戰爭中烏克蘭抵禦俄羅斯僅僅一個禮拜,便已獲得全世界的讚賞。當時台灣先民則是抵抗了五個月又二十日,自日軍一八九五年五月廿九日登陸,到十一月十八日進入台南城並發出「全島悉予平定」之電報,在沒有總統、政府、軍隊、武器及友邦馳援的情形下,台灣先民的防衛意志實在令人敬佩。

在定安宮現場活動首先進行參香祈福活動後,游院長致贈「慈德佑民」匾額及進行揭匾儀式,象徵天上聖母庇佑百姓,平安順興。游院長致詞時回憶幼時在此地進香及請媽祖的情形,因鄉下交通不便,門牌號碼差一號便距離一公里遠,宗教活動並非如今日般方便,但發展至今能讓大家齊聚在此,要感謝廟方的勞苦功高,且此地為風水寶地,厝邊鄰居皆事業有成。游院長與街訪鄰居話家常,回想幼年的鄰居及門上對聯「身值千金求藥何需問價,心同一體何人豈可言功」,並解釋其中要義,贏得現場熱烈掌聲。

游院長接著向大家介紹甫出版的《臺灣民主蘭城尋蹤》時說到,台灣民主化在一OO年前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六日首度政治結社,成立「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負責人石煥長就是宜蘭人,住宜蘭郵局附近,是蔣渭水的大舅子。這兩人之後被日本人關押,當時全台總共七人被關,宜蘭人就有二人。他也說到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的八位受刑人有二位宜蘭人,可見宜蘭人在政治事件被關押的比例非常高,平均占二至三成。民主政治即政黨政治,台灣六次重大政治結社決策核心都有宜蘭人,因此游院長將《臺灣民主蘭城尋蹤》此書送給定安宮,讓大家更為了解宜蘭的民主淵源,隨即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