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不重啟核電 難延續科技優勢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7日出席公開活動,不改大炮性格地在演講的簡報上,擷取前環境部長薛富盛的新聞,直指台灣的減碳悲觀因素,就是官員只重視政治攻防,無視台灣是排碳大戶,並表示蔡英文總統卸任時,低碳發電成續不如馬政府,減碳成績倒退嚕!他同時警告,核電不重啟的情況下,在用電遭遇瓶頸,可能會讓台灣的科技無法延續現有優勢。

童子賢27日以「AI新革命,翻轉新思維」為題發表演講,提到台灣的電力結構,直言瑞士把核能做為50%的基載電力,解決排碳的問題,還可以保持美麗的青山綠水,而德國、義大利的廢核,還是要透過電網跟擁核的法國購電。

「台灣地狹人稠,沒辦法學德國、義大利,最好參考瑞士。」童子賢呼籲思考過度追求廢核觀念是理想還是破壞環境;同時示警台灣能源政策未定、核電不重啟的情況下,用電方面遇到瓶頸,可能會讓台灣的科技無法延續現有優勢。

因為想要台灣科技優勢的不僅有敵對國家,就連友好國家也不希望太高的先進製程在台灣手上,會想盡辦法把工廠移走,如果台灣不想被動移工廠,最好的方式就是電力必須穩定且便宜,他強調「台灣有優勢,為什麼不強化優勢,在那邊(把電)挪來挪去,台灣有1天優勢就會不見」。

童子賢也提到,因為頻頻提出能源解方,很多台積電或其他用電大戶的企業高層,都私下向他表示,很高興有人願意積極找用電解方。

除了談用電,童子賢直言,薛富盛在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8時,提到蔡政府時期的低碳發電達到16.9%,這是100分只考17分的概念。童子賢並提到馬政府卸任前,台灣的低碳電力有19.4%,但是蔡政府卸任前只剩16.9%,顯示減碳成績倒退了。

童子賢重提台灣電力結構的黃金比例,就是3成綠電、3成核能、4成火力發電,對蔡政府任內力推的太陽光電,他說未來回收的問題可能會比核廢料還要頭痛。

由於賴清德總統日前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童子賢是副召集人,對童火力全開、大談核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表示,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是賴總統的重要政見,總統尊重能源議題的多元意見,但並沒有授意童子賢談核能的事,外界不必過度解讀。

看更多相關新聞
駁缺電說 台電稱師法美國日本
環境部點名15樹種釀空汙 學者:本末倒置
微軟創辦人蓋茲:AI耗電 利大於弊
怕你用太多電?台電試辦「遠端幫關冷氣」強調民眾自由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