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在古詩詞中芳香如花/徐成文

徐成文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兩千年多的歷史。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歷代文人墨客以端午為題,寫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膾炙人口的端午詩篇。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一幅內容豐富的民俗圖,又是一曲悼念屈原千古亡靈的哀歌。

唐代詩人文秀在《端午》中寫道:“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這首七言絕句,有別於尋常寫端午的試作,他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儘管後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沉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乾淨的。這首詩言近意遠,言簡意深,具有發人深省的力量。

另一位唐代詩人王魯複在《吊靈均》中這樣寫道:“萬古汨羅深,騷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應見楚臣心。”這首詩寫屈原雖自沉汨羅江而死,但其道永存,抒發了作者對屈原的深深敬佩之情和無限感慨之意。短短二十字,將屈原的忠君愛國的道義作了充分的褒揚,把它看成是與宇宙同在。屈原自投汨羅江,是對楚國國王昏庸、奸佞當道,黑暗現實的無聲抗訴。

北宋偉大詩人蘇軾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整首詩運用了白描、誇張、推理、反襯等多種藝術手法,將屈原赴死之決絕與世人眷懷之不絕,富貴之短暫與聲名之無窮,世人之澌滅與屈原之不朽形成強烈的對比,一氣貫之,將屈原持志之高潔與自己的無限景仰之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躍然於紙上。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人們喜聞樂見的主要活動,唐代張建封在《競渡歌》中寫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紅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鼓樂齊鳴,千帆競渡,場面壯觀,扣人心弦,讀來讓人身臨其境。“獨寫菖蒲竹葉杯,蓮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是明代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的詩句。這是一首寫禁止競渡的詩,主要描寫了端午節的習俗,面對賽龍舟的情景,想起了屈原,表達了湯老對端午節賽龍舟時的想法,對勞苦人民的同情。

“五月家家過端陽,鹹蛋粽子與雄黃”,端午節還要吃粽子、插菖蒲、插艾草和喝雄黃酒。唐代詩人姚合有“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宋代韓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釵”,描繪的都是對粽子的喜愛之情。

掛艾蒿、插菖蒲等習俗,體現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蘊,在古詩中也有過生動的描繪。大文豪歐陽修在《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中寫道:“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這首詞歐陽修描寫了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吃多角粽、飲菖蒲酒、沐香花浴。然而主筆卻寫一個深閨女子的生活——用五色新絲纏繞的粽子,由金盤盛著,叫婢女送進,還要洗一個香花澡,再睡一個香夢,卻想不到被黃鸝驚醒。而南宋陸遊的《乙卯重五詩》卻這樣寫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詩人早早準備了一把艾束,插在高高的帽子上,希望它能夠給自己帶來健康和福氣。一直到夕陽西斜,詩人才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家人早已經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準備好了,疲憊之中,又帶有著幾分的滿足,充滿著幸福味道。江南端午的風俗習慣,浮現在我們眼前,感受在我們胸間。

五月的端午,這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依然保持著她的獨特魅力和內涵。在濃濃詩香中過端午,我們心中又會多了一層對節俗所承載的文化的尊重和熱愛,讓人情趣盎然,芳香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