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來臨別再戰南粽北粽 安心吃粽最重要

端午節來臨別再戰南粽北粽 安心吃粽最重要
端午節來臨別再戰南粽北粽 安心吃粽最重要
端午節來臨別再戰南粽北粽 安心吃粽最重要
端午節來臨別再戰南粽北粽 安心吃粽最重要

下週一(6/10)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近期大家都在享用美味的粽子,但粽子百百種,甚至許多民眾都會在這個時期大戰南部粽與北部粽,食藥署提醒,其實最重要的是「慎選食材」、「妥善清洗」、「低溫保存」、「充分加熱再食用」,安心吃粽才能過好節。

 

端午佳節不免俗的就是要吃粽子,但要怎麼吃才安心,食藥署簡任技正廖家鼎就提出三大項重點,提醒民眾要特別注意,包含「食材新鮮享健康」包粽原料應完整包裝且標示清楚,若選購散裝乾貨,須就外觀、氣味來進一步檢查品質;「衛生烹調品安心」包粽前、用餐前要把手洗乾淨,食材也要妥善清洗;「充分加熱更安全」粽子包好後應充分加熱,並趁新鮮食用。

 

臺灣的南部粽、北部粽都各有風味,但是粽子都是糯米類,也都有包許多餡料,因此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提醒民眾「少量、少醬、多吃蔬菜」,才能避免攝入過多熱量。因此在整體搭配上面除了吃肉粽,也可以吃點燙青菜、水果類等,維持飲食均衡;另外,醬料也是有些許熱量,不宜加太多;此外,在急診方面很常看到病患噎到,因此在吃的過程要細嚼慢嚥。

 

蔡一賢副主任補充,在餡料的部分,首先是糯米,通常都會使用長糯米,在選購時應該要注意色澤與顆粒飽滿完整;蝦米的部分會有很足夠的香氣,但在選購時要注意不要過紅且是完整的蝦子;菜脯的部分,要注意含鈉量稍微高一點,因此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的民眾要少量;花生的部分,屬於油脂類,吃多會導致體重增加;鴨蛋黃的部分,在色澤上就是非常晶瑩剔透,但膽固醇過高的病友,也必須要少量;乾香菇的部分,要注意有沒有發霉的狀況。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提醒,粽子建議不要冷凍太久,民眾選購粽子時要注意有效期限,若散裝無特別標示,則要注意別買粽葉已經出現「結霜」現象,代表保存不當,就建議不要購買。另外,儘管低溫冷藏,能減緩微生物繁殖速率,延長食品保鮮期,但貯存過程中,色澤或風味也會產生些微變化,若要確保粽子保有原來風味,建議儘速食用,不要冷凍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