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調整體質好時機!中醫師曝「養生秘訣」排濕、顧腸胃

端午節溼氣重,反而是調整體質的好時機。端午節划龍舟示意圖
端午節溼氣重,反而是調整體質的好時機。端午節划龍舟示意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立蛋等習俗,你是否感覺身體有微微不適? 中醫師提醒,每年這個時節,因為環境中濕熱邪氣旺盛,被歸類為中醫的「濕邪」,常見症狀是口不渴、食慾不振、胸悶不舒、女生易有分泌物多,正是調理腸胃道功能重要的時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廖元敬表示,這時節,人的手指或是腳趾縫容易出現小水泡,又癢又困擾,且陰雨連綿的氣候,濕氣大增,總讓人提不起勁,太陽露臉時卻又炎熱難耐,歸類為中醫的「濕邪」,屬於中醫的六邪之一。

廖元敬進一步解釋,環境中濕熱邪氣旺盛,蟲蠅病菌容易滋長,透過插蒲艾、佩戴香包,使病原菌不來侵襲,濕邪的特色是重著,黏膩,妨礙消化功能,常見表徵包括口不渴,頭重身重,食慾不振,大便黏滯解不乾淨,胸悶不舒的感覺,表現在皮膚則出現濕疹汗皰疹等,出現在婦科則分泌物多。

此時也正是調理腸胃道功能重要的時機。廖元敬說,粽子是端午節最應景的食物,其中糯米味甘性平、無毒。入脾、胃,屬於醣類,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等豐富營養素,屬於藥食同源的作物,具有滋養胃氣的效果,適合胃冷痛或是勞動後容易疲倦無力的人食用,但由於烹煮後黏性較高,腸胃道功能不佳的患者反而容易脹氣,故建議適量食用,不宜多食。

廖元敬建議,夏天陽氣旺,可以幫助體內排濕,想加強消暑除溼,可以粽子搭配西瓜、水梨等解暑水果,也可搭配薏仁湯或是綠豆湯、玉米鬚茶等清熱除濕;同時避免烤炸辣、或是太甜太冰高油脂的食品,增加體內濕熱負擔。

廖元敬說,常見的肉粽粽葉為麻竹葉,月桃葉,或是荷葉等,竹葉味甘淡,可以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改善水腫; 而荷葉清香解膩,顧肝降血脂,更具有消暑利濕的效果。藥膳方面可選擇性味平和不溫燥的四神湯,「芡實、蓮子、茯苓、山藥」組成,健脾、補腎,老少咸宜,改善脾胃消化功能,增強體力。

更多太報報導
端午粽子丟冷凍就可以無限保存?食藥署搖頭:外觀有「1現象」別買
圓山國宴主廚「萬粽之王」1顆750克含整顆鮑魚 限售1200顆
端午看動物嗑冰粽!2時段吃給你看

看更多相關新聞
端午復興訂房率低 業者憂暑假慘澹
專家提醒六禁忌千萬別犯!忌說「端午節快樂」丟失這1物恐衰一整年
端午連假第二天!注意雷陣雨 白天氣溫飆至32度
你領到了嗎?端午獎金平均發1282元 近3成公司連禮品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