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立蛋「1關鍵」秒成功!教你立蛋4大技巧:蛋底部加「這物」

立蛋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坊間流傳「立蛋只有在端午節才會成功」並會帶來好運,到底是不是真的?該如何才能成功立蛋?冰過的蛋可以拿來立蛋嗎?對此,《優活健康網》整理「立蛋習俗」相關趣味小知識,民眾不妨趁著端午連假小露一手,和家中親友小孩一起體驗立蛋過程,只要「加1物」就能讓立蛋成功機率秒翻倍!



端午立蛋由來?

關於端午節立蛋的由來眾說紛紜,最常見的說法與「太陽」有關。相傳端午節的中午12時,是一整年中陽氣最重的時刻,可以將平常不易豎立的雞蛋輕易立起,而立蛋成功的人,就能吸取天地正氣,為一整年帶來好運。

另有一說是,端午節之所以容易立蛋成功,因正值夏至前後,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引力和地心引力兩者相互拉扯下,使作用在雞蛋上的正反方向力量恰好平衡;而這樣的說法流傳至今,讓不少人誤以為,要在端午節這天立蛋才能成功。



立蛋原理、成功關鍵

事實上,太陽是在夏至這天直射北回歸線,跟端午節立蛋沒有關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就曾闢謠立蛋迷思,表示「太陽與地球間地心的引力,隨時都在相互拉扯,並不是只有在端午節中午才有。」也就是說,一年之中的任何一天,只要技巧夠好,都能立蛋成功。

國科會進一步指出,以科學角度來說,立蛋是「不穩定平衡」的一個例子,只要找到蛋和地面的3個接觸點,這3個接觸點會形成一個小小的面,就算接觸面積很小,照樣能夠立蛋成功,只是平衡狀態可能不甚穩定,只要輕輕碰到、被風吹,些許外力便有可能導致雞蛋失衡倒下。



立蛋成功技巧

該如何才能成功立蛋?冰過的蛋可以拿來立蛋嗎?《優活健康網》訪問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開業診所中醫師陳潮宗,他表示,只要掌握4個立蛋技巧,就有機會讓立蛋成功機率大增:

  1. 挑選新鮮雞蛋:比起放置過久、冷藏過的雞蛋流動性較低,新鮮雞蛋的氣室較小,蛋黃也更容易集中於底部,抓雞蛋重心時會較好抓。建議挑選未冰過的常溫蛋,立蛋成功機率會提升。

  2. 尋找粗糙面:蛋殼要選粗糙、有顆粒者,立蛋時也可挑選摩擦係數大的平面,像是木桌、沙地、水泥地等會更好立;若遇到玻璃、磁磚等較光滑的平面,可於蛋的底部撒些鹽粒,增加接觸面積及摩擦力。

  3. 大力甩雞蛋、鈍端向下:將雞蛋鈍端朝下甩動,可使蛋黃往鈍端沉一些;立蛋時重心向下,也會使雞蛋較好立起。

  4. 心平氣和:立蛋時要屏氣凝神,專注在蛋上,手不要因緊張而狂抖,才能穩穩地找到蛋的支點,等蛋平穩後再輕輕拿開手,就成功了。



挑蛋、吃蛋保鮮小撇步

端午時分氣候炎熱多濕,立蛋結束後,食藥署也提醒以下「安心吃蛋小撇步」:

  • 挑蛋時,只要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照一下,就能知道蛋新不新鮮。

  • 選購蛋品時,留意蛋殼表面是否有裂縫、泥沙及雞屎殘留,或購買包裝洗選蛋。

  • 烹煮前,以溫水沖洗蛋品表面,避免蛋殼表面上病原菌汙染蛋液。

  • 未及時烹調的蛋,鈍端朝上存放於冰箱中,可維持新鮮。

  • 水煮蛋若沒吃完,最好先不要剝殼,放入保鮮盒中,並置於冰箱保存,及早吃完。



吃雞蛋有哪些好處?

雞蛋富含多種營養素,根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蛋為「雞子」,其性平味甘,有滋陰潤燥,清咽開音,養血安神的效果。《本草綱目》則說:「精不足者 ,補之以氣,故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認為蛋清性味甘、涼,與蛋黃一同保健食用,具有鎮心、益氣、安五臟、止驚安胎的功效。

陳潮宗補充,許多人只吃蛋白及蛋黃,但就中醫的觀點來看,整顆雞蛋都有用途,依照不同部位各有功效:

  • 蛋殼:有制酸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胃痛、吐酸水的症狀。

  • 蛋膜衣:中醫稱為鳳凰衣,用於治療久咳氣喘、咽痛失音等。

  • 蛋白:「精不足者,補之以氣」,可治療一些身體發熱、發炎的現象,如:眼睛發炎、咽喉疼痛等。

  • 蛋黃:「形不足者,補之以味」,可補充身體營養,調理虛弱身體。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白飯沒吃完怎麼冰?冷藏可以放多久?快學保存4招:這樣加熱像現煮
早餐來顆「荷包蛋」怎麼煎?5招煎出「超完美荷包蛋」先加1物不黏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端午節立蛋「1關鍵」秒成功!教你立蛋4大技巧:蛋底部加「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