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首日 民間與企業響應關渡淨河灘

今年海洋日的主題是「喚醒新深度」。生在寶島台灣的我們,與大海共生。對海洋不陌生,但必須要喚醒人們對海洋有更深的認知與守護,才不會讓人類和海洋生態,走向滅亡之路。以台灣來看,環境部監測,2023年,全台海岸廢棄物統計,數量最多集中在金門、澎湖離島,占比36%。其次是彰化、雲嘉南地區,將近28%,再者是北北基桃。海洋廢棄物,有將近七成都是漁業用品,包括漁網、繩索,還有塑膠浮球,再來是,民眾到海邊,隨手丟棄的寶特瓶、玻璃瓶等等物品,嚴重對環境,造成威脅。今天早上,在關渡淡水河畔,聚集了將近六百人,慈濟志工攜手公司行號、在地居民,響應淨河淨灘活動。讓保護海洋生態,不再只是喊喊口號。

海洋日汙染比例汙染種類 荒煙漫草,長得比人都還要高,底下藏得全都是各式各樣的垃圾,光是前置清除,就花費不少力氣。

慈濟志工羅恒源:「藤啊 通通都攀在這個河岸邊,所以我們要把它除開,我們志工呢 才走得進來,把這個河灘上的垃圾 ,盡我們的能力用千手千眼,鼓掌的雙手的力量,來愛護我們的淡水河。」

盡一份守護淡水河的心,在關渡河畔邊,迎來浩蕩隊伍,看不見盡頭,近600位,慈濟志工、鄰近企業、里民,在端午連假第一天,一起來共善。

民眾林先生:「淨川是第一次 以前都是淨灘,那小朋友他們在學校也都會介紹,淨川環境的保護,那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那我們就一起來了。」

「那個來,別再裝了 那個太重。」

除了解解渴,還有點心、零食,揹水隊更揹著20公斤背包裡頭充滿茶、水,來做強大的後勤部隊。

觀音山揹水隊蘇進雄:「家裡煮了養生茶,然後想說帶給大家喝 解解渴。」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清淨是要在源頭 減少使用,還要資源回收 這是最重要的,後續的維護 也是要由這個,公部門 主動負責起來,也非常感謝慈濟 。」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民間劇團經典老戲 傳藝策展融舊鑄新
發揮專業互補搭配 賦予輔具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