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龍舟嘉年華點睛開光 今開賽

今年端午龍舟嘉年華21日在海大小艇碼頭辦理,19日進行點睛開光祭江下水典禮。(圖:教育處提供)
今年端午龍舟嘉年華21日在海大小艇碼頭辦理,19日進行點睛開光祭江下水典禮。(圖:教育處提供)

▲今年端午龍舟嘉年華21日在海大小艇碼頭辦理,19日進行點睛開光祭江下水典禮。(圖:教育處提供)

市政府每年定期在於端午節舉辦「龍舟嘉年華會」,今年將於21日假海大小艇碼頭辦理,為了使活動圓滿順利,市府擇吉時於19日上午舉行點睛開光祭江下水典禮,並由副市長邱佩琳主持儀式。

當天邀請多位地方人士,共同為6艘龍舟,進行點睛祈福,並洽請八斗國小醒獅隊開場,小朋友們賣力表演,熱鬧滾滾,再依道教古禮舉行儀式:獻禮、行光、祭江及點睛,經道長作法祝禱後,主、陪祭官分別擔任點睛官,為下水競賽的龍舟灑淨、點睛,為年度盛事祈福,預祝活動順利圓滿、來年風調雨順。

邱佩琳透過點睛儀式祈求「國泰民安、河清海晏」,她也代表本年度的「端午龍舟嘉年華會活動」正式揭開序幕;今年為了推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落實亞洲最有愛的城市,特別增設了動無礙組別,邀請本市身心障礙團體和集中式特教班學生組隊參加,實現普特融合並增進划槳運動人口。

1日當天除了大型龍舟板趣味競賽之外,也邀請餐車協會到場共襄盛舉,在岸上辦理創意市集,以及水域安全宣導等活動。

教育處表示,活動當日歡迎市民朋友全家大小攜老扶幼,一起來參與基隆端午佳節的盛會,感受特殊的過節氣氛!

【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明天(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市府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特別邀請到綜發處長林麗蟬,同時她也兼具柬埔寨華僑的身分,熟捻東南亞各國文化,林麗蟬分享東南亞國家的端午習俗,讓聽眾認識到世界各地不同的端午習俗,也能對東南亞文化有更多的認識。

林麗蟬表示,端午節的習俗大部分是因戰亂而遷徙至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傳入,原本端午節習俗融合了東南亞的在地文化後,產生了有別於中國的風貌。如同台灣有南北粽之爭一樣,東南亞的粽子也因各地域的差異而產生變化。例如越南北部的粽子多為長方形,裡面包的是綠豆和豬肉,可以切成三到五塊來食用。

屬於伊斯蘭國家的印尼並不是在端午節吃粽子,而是在開齋節食用,開齋節相當於伊斯蘭國家的新年,體現出東南亞的習俗各異,但粽子也都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飲食文化。

林麗蟬提到,台灣有不少新住民,很多習俗文化值得台灣學習,例如家鄉柬埔寨也有如同台灣拜拜的習俗,會利用結餘的錢購買物資捐贈給廟宇來累積功德,如此一來可以減少金紙的使用;另外印尼新住民慶祝的開齋節,除了慶祝新年之外,也是和身邊親友和自己和解的機會,對於台灣人來說也是值得學習的文化,也是台灣多元族群兼容並蓄的展現。

余治明則表示,端午節是華人社會相當重視的節日,在這天經常可以聞到粽香、看到香包、艾草等傳統習俗,隨著文化的擴散與影響力,端午節也在東亞國家有各種不同的風貌與慶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