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法過度考慮潛在的負面後果 學者:可能會忽略創造的潛在價值

公平會舉辦「台灣競爭法及政策」研討會,由副主委陳志民(左一)主持早場圓桌會議,3位國際學者參與討論。戴嘉芬攝
公平會舉辦「台灣競爭法及政策」研討會,由副主委陳志民(左一)主持早場圓桌會議,3位國際學者參與討論。戴嘉芬攝


公平交易委員會今日(6/25)舉辦3年一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鎖定在「台灣競爭政策及競爭法 創新競爭與永續發展」主題進行研析。早場圓桌討論由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主持,與談者包括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Mr. William Evan Kovacic、美國南加州大學古爾德法學院教授Mr. D. Daniel Sokol、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兼副院長鄭建韓等3人。

陳志民表示,在過去10年,數位科技與 AI 人工智慧的快速演進,重新平衡了現有反壟斷損害理論的爭論。競爭法的目標已將反壟斷擴大,且遠超出過去的範圍,涵蓋了隱私、環境以及勞動保護層面。

他進一步指出,面對這些變數,反壟斷的執法者可能會感到焦慮,我們想知道,相關執法行動是否能因應市場改變的影響,同時確保能維持市場競爭水平。這就是此次公平會特別選擇「數位創新、永續發展、消費者保護」作為此次會議的3大主題。盼透過此次交流讓競爭法執法者了解未來要走的方向。

來自美國南加大的法學院教授 Mr. D. Daniel Sokol 表示,他覺得台灣相當親切,來台灣就好像回家一樣。他提到自己在疫情後搬到佛州,那裏有颱風、炎熱的天氣,還有很多來自台灣的產品,就像晶片一樣,「我們不可以沒有台灣的晶片」。

D. Daniel Sokol 提到,他們做了一項研究,查看過去20年發表的800多篇涉及數位平台的實證論文,並且查看頂級期刊的經濟學論文,關於IT財務管理策略部分,只有不到20%討論到電子商務。這和現今趨勢不符,電子商務已在全球大行其道,但在論文中並非如此。

他舉例,像是台灣的85度C咖啡店,在美國也有開店,他上周才去過。每次點咖啡時,都會看到一個告示牌,上面的文字提醒消費者,「在烘培咖啡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不過,這難道就代表大家喝咖啡就會死於癌症嗎?它其實是一個對於競爭法和競爭政策的警示。

D. Daniel Sokol 說,從競爭法政策考量,我們總是考慮潛在的負面後果,並且從最糟狀況去想。在這樣的前提下,難道不是應該直接禁止咖啡嗎?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醫學期刊也提到喝咖啡對人體的潛在好處,包括有助於治療帕金森氏症,且對短期記憶有幫助,咖啡也具備抗氧化劑,能預防心臟病發作。

他強調,這個85度C的告示牌,也說明了競爭法面臨的問題。大家只關注反競爭產生的效應,但卻忽略了它可能會創造的潛在價值。

更多太報報導
公平會舉辦3年1度國際研討會 李鎂: 自由競爭公平環境 提供台灣產業創新進步空間
兩大外送龍頭結合案 公平會揭評斷市占率3關鍵
Uber Eats、foodpanda若結合市佔率達8成! 依法需向公平會申報 將辦公聽會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