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市平衡東西區均衡發展 投入1311萬修復鳳崎步道周邊道路

竹北市東西區發展嚴重失衡,市長鄭朝方砸重金改善西區各項硬體設施。(圖:竹北市公所提供)
竹北市東西區發展嚴重失衡,市長鄭朝方砸重金改善西區各項硬體設施。(圖:竹北市公所提供)

新竹縣竹北市知名的鳳崎步道,曾列名淡水廳誌8景之一,每天都吸引不少遊客和民眾前往踏青運動。但因道路已年久失修,竹北市公所去年起陸續投入1311萬元,針對鳳崎步道周邊道路執行路面改善,並擴大修繕鳳岡路5段巷弄路基、整治崇義里區域排水等,以具體作為促成竹北市東西區均衡發展。

竹北知名景點鳳崎步道周邊道路,市公所砸重金陸續整修。(圖:市公所提供)
竹北知名景點鳳崎步道周邊道路,市公所砸重金陸續整修。(圖:市公所提供)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鎖定鳳崎步道周邊推動道路改善,主要是因這條步道位於竹北、新豐交界處,是知名的熱門踏青勝地,3公里長路段不僅有坑道、碉堡等軍事遺跡。鳳崎落日晚霞之美,還曾名列淡水廳誌8景之1。但因遊客和登山客太多,車流量太多也使得鳳崎步道周邊道路路面龜裂和破損。

鄭朝方指出,竹北市公所去年初先編列近496萬,針對大眉、大義以及尚義3里通往鳳崎步道的多條交通動線做路面改善,去年底完成後,考慮崇義里面海容易有水患,再以815萬來加強當地的基礎建設,尤其是曾多次發生護岸崩塌等問題的貓兒錠圳幹線12中支圳,市公所發包清淤做好區排的整治,並修繕鳳岡路5段巷弄路基,目前也都已經完工。

鄭朝方也特別說明,多年來濱海地區被邊緣化,竹北市公所繼爭取到9,000萬中央全額補助,建造豆子埔溪下遊跨河橋樑,打通南北兩地交通之重大建設後,各項建設將持續往西陲移動,並且串聯產業、休閒觀光資源,翻轉西區印象。(彭清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