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中港慈裕宮媽祖繞境 端午祭江洗港祈福

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慈裕宮每年端午節皆會舉辦祭江洗港儀式,今年訂於十端午節當天下午一時在中港慈裕宮辦理,鄰近宮廟陣頭將齊聚廟前廣場、向媽祖請示後於沿海各里遶境,沿路祈求合境平安。

祭江洗港儀式相傳自康熙末業設中港塘以來年年舉行,根據史料記載,竹南中港是苗栗縣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當時台南至淡水必經之地,因船隻來往頻繁,屢屢發生行人渡溪溺水事件,為使河海清淨,告慰亡靈,時人併端午節祭典進行祭拜,最初只在出海口設案祭拜,之後隨著中港的發展與墾民增加,儀式範圍及規模日益擴大,成為中港地區特有的民俗宗教活動。

祭江的流程由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出符令、安營開始,農曆五月初午上午安路符與轎符,每七十二步張貼一張,重要路口或橋樑則安貼五張,象徵神明庇佑合境平安之意;「祭拜儀式」是在媽祖神轎抵達出海口之後正式展開,鑾乩在向媽祖稟明後、跪地向海祝禱,鑾轎再衝向海口,象徵驅逐不潔之物,保佑地方人民平安、確保這塊土地潔淨平安。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祭江洗港儀式舉辦多年,經過百年演變,不僅成為地方特色文化,同時也見證地方發展,透過活動來凝聚地方意識,連結社區文化傳承,已發展為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儀典,與其他地區的端午祭儀有顯著差異,民國九十八年登錄為苗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今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已核定補助祭江洗港保存維護計畫,透過專業團隊來協助梳理並蒐集相關文獻脈絡並提出保存傳承活化策略,藉由文資保存的深化,來加強在地傳統民俗與現代生活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