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益生菌淨水 魚蝦養殖新利器

中正大學教授王少君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成為提升水產養殖的新利器。(記者湯朝村攝)
中正大學教授王少君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成為提升水產養殖的新利器。(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王少君利用竹炭特性,研發一種益生菌配方,並與嘉義在地水產養殖業者實地合作。中正團隊生物炭技術在改善白蝦養殖池水質的同時,竹炭也不傷害環境,白蝦收成更較同期增加一倍。目前中正團隊申請技術專利已獲核准,未來可望應用在漁電共生上,創造循環經濟雙贏。

四年前八二三水災重創嘉義地區水產養殖業,大量雨水改變魚塭鹽度和環境。為了幫助漁戶改善養殖習慣、減少使用化學藥劑,中正大學團隊開始推廣益生菌生態淨水,但考量到擴培益生菌需大量使用糖蜜,成本相對較高,於是著手研究替代技術,開發一種易操作、低成本、可用於水產養殖淨水的「竹炭益生菌配方」。

王少君表示,竹炭是常見的生物炭,擁有相當多的微奈米孔,孔隙大小和分布都特別適合益生菌生長,「不但讓微生物找到定居的場所,還能吸附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此外,竹炭本身就是利用微生物吸附後自行分裂,再聚集形成生物絮,不會有吸附重金屬的問題。

中正大學團隊藉由USR計畫跨領域合作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協助漁戶穩定養殖池水質。這項技術不只應用在白蝦養殖,王少君表示,合作漁戶同時混養台灣鯛、烏魚、文蛤、虱目魚等魚種,都有顯著效果。王少君說:「經過實際施用,合作漁戶養殖的白蝦存活率提高、品質較佳,收穫成數將近四成,更是其他養殖戶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