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歲月滴水成河 慈航普渡救拔苦難

昨天在桃園靜思堂,舉辦桃園區,第二場歲末祝福,現場出現一艘法船,製作的時候,特別用六度波羅蜜,當作船帆,船身還載有、發亮的地球、螢火蟲、小螞蟻等等,代表的意義就是救度眾生的大願。

砍竹子,然後鋸成一節一節,變身成為竹筒,桃園第二場歲末祝福祈願法器,沿用之前放置在社區的布置,再加以改造,變成一艘引航善與愛的慈濟法船

慈濟志工 曾素娥:「我們知道行經之路,一定要行六度波羅密 ,所以我們用了六度當作帆 ,那船身的部分,回歸竹筒歲月 57年來,我們每一年都是要回歸竹筒歲月,所以我們的船身就是用竹筒,來堆砌而成。」

志工的構思,圍繞弘法利生的主軸,因此將慈濟人日存善念的美好傳統,搬上船身,並且稍加美化

慈濟志工 鍾豐權:「我想說讓它(竹筒)看起來,有微笑的感覺 所以我就是,切斜的,讓它有微笑的感覺,感覺更歡喜,就是投竹筒,存愛心是一個很快樂的事情。」

船上裝載的,不只有小錢行大善的工具,一隻大型的螢火蟲,代表著每一位慈濟人用自己的微光,聚集照亮苦難的人,不論力量多小,都不容忽視

慈濟志工 張珍惠:「使用這些天然素材(製作螢火蟲),其實第一個也是環境保護的選材,再來它回歸到大地的時候,它還是大地的養分,也達到一個永續生態的理想。」

揚起船帆的慈濟法船,在桅杆上還有一群小螞蟻,努力爬上頂端發亮的地球,每個細節都有重要寓意

慈濟志工 曾素娥:「法船啟航,是要航向五大洲,所以我們想到了地球,當地球亮起來的時候,大家的,發出的那一分善心跟善念,能夠照亮全世界黑暗的角落。」

承載著眾人愛心的法船,在桃園慈濟志工祈願時同時啟航,要把溫暖送到更多需要愛的彼岸。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慈大照服員專班結業 培育在地優秀人才
江賢二藝術園區 全方位作品訴求沉澱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