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青年返鄉」的崛起與告終?

作者/獨立評論
文/盧俊偉

斗六青年返鄉創業特展(照片來源:中央社)
斗六青年返鄉創業特展(照片來源:中央社)

近幾年興起一股新的青年返鄉/移居或投入在地產業復振的浪潮,儼然成為一種另類的社會運動,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若從1990年代以降算起,這一波青年投入在地的風潮可被視為第三波運動,而且他們的特徵、模式與前兩波浪潮有明顯的不同。

▋ 青年投入在地的三波浪潮

台灣第一波青年返鄉潮主要是在1990年代。在解嚴的時代背景下,他們返鄉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透過重新認識及參與在地事務的過程,重新建立對自我身份和價值的認同。

因此他們關懷和參與的重心,主要聚焦於非營利性的事務,對於如何將地方文化轉化為經濟產值並不熟悉,也並非其關心重點。

第二波青年返鄉潮則是在2000年之後,921地震對許多在地產業活動造成巨大破壞,地方產業又因外移加速而面臨轉型困難或凋敝危機。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政府啟動多項社區培力及產業重建的工作,包括農村再生計畫,提供返鄉青年最低收入保障來召募青年回鄉;勞動部方面則有多元就業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協助青年投入地方。

各縣市政府亦推出多項針對青年回鄉的經濟支持,「政策誘因驅動」促成了第二波的青年返鄉熱潮。

第三波青年投入在地運動,則大概是自2010年之後興起,至2015年出現高峰。

造成此一趨勢的可能因素相當多元,例如參與學運或社會運動的青年轉入地方紮根經營、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青年創業、都市高房價迫使青年返鄉或移居非都會地區、個人追求新的生活價值及風格、照顧長輩的家庭因素……等等。

這一波新興起的青年投入在地運動,不論是經營特徵或模式,都與前兩波有明顯差異。

▋ 第三波青年返鄉時做些什麼?

比如說,由「政策誘因驅動」所形成的第二波返鄉青年浪潮,由於政府刻意引導他們加入在地社群、共同推動在地產業,所以主要的投入模式是加入在地社造或產業組織,例如接受政府就業補助而受雇於當地。

因此,這群人投入的工作,主要以配合執行既有社群領導者的意志為主,例如協助撰寫申請政府補助案的計畫書及負責後續執行工作,能夠依照自己想法來發揮的空間相當有限。

而第三波青年多數並非源生於既有的社造系統,對於在地文化或價值的認知、社群網絡關係營造、文化事務與產業推動等,在想法和策略作法上,也與既有的社群不完全相同。

他們的活動特徵包括:注重營利與非營利目標的平衡、比起小範圍更在意跨地域的社群營造、常會為既有文化發展出新價值或新特色、具備較強的創意及行銷能力(如社群媒體行銷)、與國際交流等等。

這些特徵多半與過往在地社造或產業組織的投入模式有所差異。

▋ 第三波青年的「跨界」特色

歸納來看,第三波青年投入在地的模式帶有明顯的「跨界」特徵,包括跨新舊在地文化的結合、跨地域別的社群關係營造、跨產業的經營活動、跨領域的創意行銷能力及實踐等等。

而他們之所以產生「跨」的特徵,主要與他們力求在地生存與發展有關。

首先,跨地域別的社群營造,有助於他們連結各種可能合作的資源與人脈,同時也有助於開發具相同價值認同的消費客群。

其次,跨新舊在地文化的結合、跨產業的經營活動與跨領域的創意行銷,都有助於創造出與既有產業活動的差異化經營,進而降低與在地社群的利益衝突,同時也讓在地社群看見既有產業的新出路和發展可能。

例如,許多青年會把老屋或舊建築改造成為複合式經營空間,並扮演串接在地產業社群與外部消費社群的連結平台;

常見的模式是將老屋或舊建築改造之後,作為民宿、餐飲服務、在地文創產品實體銷售平台,同時搭配在地小旅行、在地資訊中心、出版地方誌等體驗方式,協助外部消費社群認識及接觸當地,爭取價值共鳴,進而建立生產者及消費客群間直接且持續的互動和支持關係。

因此,注重跨地域的社群關係營造,不僅可以爭取外部資源合作,同時更是建立消費者價值認同及忠誠度的重要策略。

然而,這種以「跨」為主要特徵的投入模式和策略,不僅呈現了其涉入文創產業主要以複合領域經營為主,同時也隱含了這些在地青年經營活動背後面臨了一些課題與限制。

▋ 他們面對的挑戰與限制

未解的課題與限制,主要與目前青年投入在地的模式有關。

首先,許多青年由於初期與當地產業淵源不深、對產業發展模式不熟悉,因此投入模式多半以產品設計包裝和創意服務為主(包括在地文化觀光、事件策劃、網路行銷等),對於產品本身的研發則受限於本身能力和資本不足而較少投入。

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包裝設計不同、但產品內容雷同度高的現象,不僅可能衍生同質競爭的問題,也可能壓縮其獲利空間而難以持續。

第二,目前青年投入在地多採複合經營或跨產業經營,這些業務和產業領域皆有各自所對應的既有規範,在地青年要面對的法規遵循和調適成本也因此相對較高,甚至因此限制了某些活動的開展。

以目前常見的文創旅行、農產品加工行銷、文創餐飲及創意市集等為例,就涉及了交通及觀光、農政、衛福、地方政府都市計畫等相關法規。這些因素可能都不利於在地青年的事業經營。

例如,在地青年經營文創旅行,就觸及交通與觀光政策(依照《旅行業管理規則》,文化觀光業務需有旅行社執照,而取得旅行社執照需要龐大資金);

開立民宿,則會面臨地方政府都市計畫的區域管制(依照《民宿管理辦法》,都市計畫區限制具歷史意義之老舊建築改為民宿,而影響在地文化觀光的資源及推展)。

除此之外,更有部分措施會對在地青年的事業經營形成資源排擠與挑戰,例如農委會農村再生計畫,也會舉辦免費的在地小旅行活動。

這些都反映了目前政府缺乏整體上位政策目標和配套策略的規劃。

這些目前未解的課題與限制,已讓我們觀察到,第三波青年下鄉浪潮在2015年達到高峰後,2016年青年投入在地的新案例已有退潮跡象。

如何解決這些課題與限制,考驗著在地青年與政府的智慧。

【延伸閱讀】全台大跳電,你要關心的不該是核四!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