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技術 防斑塊碎屑掉落預防腦中風

65歲男子右手無力,頭暈,發現頸動脈75%狹窄,中榮以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治療,預防腦中風。(圖:中榮提供)
65歲男子右手無力,頭暈,發現頸動脈75%狹窄,中榮以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治療,預防腦中風。(圖:中榮提供)

65歲黃先生,有高血壓病史,去年六月突然頭暈,右手無力,到台中榮總就醫,發現右側頸動脈75%狹窄,並有右側腦部小中風現象,醫師診斷後,建議採取頸動脈支架手術,預防再中風,並使用剛通過衛署許可的第二代防護網型頸動脈支架治療,住院四天出院,術後復原良好。

臺中榮總表示,身為台灣地區最重要的急、重、難症救護後送醫學中心,神經外科自2006年來年,導入第一代頸動脈支架後,為國內少數單一團隊,可同時執行頸動脈內膜剝脫外科手術與頸動脈支架手術兩種治療的醫學中心,累積至今,成功治療超過千例,2022年4D全方位頸動脈治療團隊,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在頸動脈治療領域,提供極優良的安全性,並獲有極高的病患滿意度。

中榮神經外科醫師崔源生表示,中榮在尖端醫療上,精益求精,2022年率先導入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 (mesh-covered carotid stent),這種新式支架設計,是在原本負責撐開血管的頸動脈主支架金屬間,鋪上一層微細孔洞的薄網,如同山坡地防護網防止山崩落石的概念,可有效預防支架置放時可能發生的斑塊碎屑掉落至頸動脈主幹中,降低術中發生中風的憾事。自2015年國外上市,經國外手術經驗報告顯示,手術後30天內,任何中風併發症,可有效從3~5%減少至1%,安全性提升3~5倍,可讓頸動脈狹窄病患能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中榮神外醫師崔源生說明,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功能。(圖:中榮提供)
中榮神外醫師崔源生說明,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功能。(圖:中榮提供)

中榮副院長傅雲慶說,中榮發展尖端醫療多年,領先全台將此項尖端醫療項目導入台灣,希望與國外的醫療機構同步。期待這項第二代防護網頸動脈支架,能成為預防腦中風的一項救援利器,讓台灣患者能享有最優質、安全的醫療品質。

有高血壓病史的65歲黃先生現身說法,去年六月突然頭暈,右手無力,就醫發現右側頸動脈75%狹窄,並有右側腦部小中風現象,醫師建議採取頸動脈支架手術,預防再中風,並使用剛通過衛署許可的第二代防護網型頸動脈支架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他說,現在身體狀況好很多。(寇世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