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品牌金舶獎頒獎典禮 商總表揚31家品牌企業共創永續商機

第五屆品牌金舶獎頒獎典禮 商總表揚31家品牌企業共創永續商機
第五屆品牌金舶獎頒獎典禮 商總表揚31家品牌企業共創永續商機

圖/第五屆品牌金舶獎31位得獎主與長官大合照

【愛傳媒報導】由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主辦的「第五屆品牌金舶獎」,歷經四個月選拔,最終31家海內外傑出品牌企業脫穎而出,於8/17日舉行頒獎典禮。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提升品牌力是開拓市場、佔領市場以及永續經營的關鍵力量,品牌金舶獎除了協助獲獎企業洽接國發基金方案與創投投資媒合之外,也為獲獎企業舉辦與世界六大洲海外僑臺商線上商機媒合活動,並組團出訪與當地廠商接洽,創造實質商機。

第五屆品牌金舶獎選拔活動,甄選組別分為國內組的「綠色永續組」、「國際授權潛力組」、「服務創新組」,以及「海外僑臺商組」,總共四大組,期許讓臺灣發展成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品牌輸出生態系。

許舒博提到,綠色轉型如今已成為企業的生存必修課,品牌力再進化,掌握永續經營策略絕對是正確的方向,金舶獎正是要激勵品牌企業有更多ESG作為,迎合世界潮流。品牌金舶獎的頒發不僅象徵著臺灣中小企業品牌輸出國際,更期共創臺灣國內與僑臺商品牌企業經營的雙向對口新里程碑,未來品牌金舶獎要成為國內與海外優質品牌企業的交流平臺,讓臺灣品牌在世界發光發熱,壯大臺灣經濟!

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致詞表示,商總是重要的工商團體,不僅是政府與產業的溝通橋樑,也是企業品牌化、國際化與數位化的推手。臺灣經濟整體復甦中,尤其是服務業,上半年成長6%,今年國外旅客預計突破600萬人次,信保基金也提供中小企業疫後振興貸款最高3500萬,為復甦動能添加新活水,推動服務業疫後穩健成長。

經濟部陳正祺次長致詞表示,淨零碳排是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標,肯定本屆金舶獎將「永續」納入評選指標,政府提供多項減碳方案,如「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與「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協助企業一起努力,做好低碳化、智慧化與數位化,與國際接軌,帶動臺灣經濟向上提升。

圖/經濟部陳正祺次長致詞,肯定金舶獎將政府重要政策目標「永續」納入評選指標。

僑委會阮昭雄副委員長致詞表示,感謝商總辦理金舶獎選拔,透過金舶獎表揚「海外僑臺商組」,增加與海外僑臺商的互動,並且提供海外信保基金的協助,以培養更多的海外之光,讓世界看見臺灣。

邱臣遠立法委員致詞表示,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資金、技術、品牌」,再加上國家政策引導,這些金舶獎都做到了。臺灣中小企業與海外僑臺商是臺灣的護國群山,只要強化品牌與技術的發展,就能成為未來的護國神盾,加倍推升臺灣的國際與經濟地位。

舶獎各組皆有不同評選標準,「綠色永續組」為提升能源或資源使用效率以減少對環境衝擊者;「國際授權潛力組」為企業商模和商品授權或代理至海外具潛力者;「服務創新組」為有別於同業方式來突破跨界整合應用創新者。

「綠色永續組」中獲獎品牌「CCILU」研發銷售各式環保鞋履。以回收咖啡渣、海廢寶特瓶、半導體矽晶圓、農漁業廢棄物、熱裂解廢鞋發電、百分之百回收再製…超過20項次全球專利佈局,以產品創新技術挑戰淨零碳排、閉環管理的鞋產業創新商模,榮獲多項國內外創新、社會影響力的獎項肯定,成為國際間最受矚目的新興環保鞋品牌之一。

圖/馳綠公司以「CCILU」品牌研發銷售各式環保鞋履獲獎、由執行長許佳鳴(中)受獎。

「國際授權潛力組」的美加健康事業是台灣唯一一家拓展至馬來西亞的醫美。MEGA+賦能系統的導入,讓美加成功找到新市場,做出市場差異化,打造服務SOP,帶動業績成長翻倍。「MEGA Plus賦能系統」內含有「人才培訓、產品研發、營運管理、數位服務」四大系統,透過「MEGA Plus賦能系統」醫生只需要專注於專業的提升,經營醫美最困難且最容易失敗的因素:企業運營、人才培育、品牌行銷、數位資訊,就全交給美加,強強聯手,並將好的醫療品質,與優質服務,帶到全亞洲。

圖/美加健康事業以「MEGA Plus賦能系統」品牌獲獎、由總經理簡佩瑜(中)受獎。

而自去(2022)年起增設的「海外僑臺商組」,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擔任指導單位,評選標準為企業其品牌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與知名度。其中位於美國的「Lee Fisher Sports」,自製漁網、魚鈎、釣線等設備,也積極贊助保護海洋資源相關公益行動;在全印尼銷售節能空壓機的「ELITE AIR COMPRESSOR」;成立於洛杉磯的水上戶外運動品牌「Sunlite Sports」;「3D」致力於汽車配件商品之研發生產並行銷全球;「ADDSTONE仿石亞崗漆」以綠色環保出發,研發出安全無污染的環保塗料。

圖/由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中)及僑務委員會阮昭雄副委員長(右三)頒發獎牌與獎盃給海外僑臺商組5家獲獎企業。

全國商業總會將輔導獲獎企業進入加速器,協助品牌對接海外通路商或代理商,讓品牌在發展國際市場的同時,藉由國內外資本市場取得資本投入,打造BIT(Brand In Taiwan)模式,推動臺灣產業成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品牌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