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打炒房措施來了 楊金龍三路併進精進房市管制

中央銀行從2020年以來四度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但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偏高,房價仍居高不下,總裁楊金龍今天在立法院答詢時坦承,央行確實有精進信用管制的空間。市場解讀,央行將祭出第五波打炒房措施。

楊金龍回應立委提問時表示,信用管制也是央行緊縮政策之一,目的是希望信用資源不要太過集中在不動產,未來將瞄準三大方向,一是縮短20年或30年以上房貸期限,二為鎖定地方性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例如六都或漲福較高的地區調整貸款成數,第三種作法也可能把第二戶房屋屋主納入貸款成數規範。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邀央行就「我國央行是否跟進美、歐、英、澳等國採行包含升息等貨幣緊縮政策,並調整房地產市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提出專題報告。

央行在報告中直言,選擇性信用管制仍有精進調整的空間,多位立委也關注央行是否還會祭出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可能方向為何。

楊金龍說,央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目的是希望房市「軟著陸」,雖然前四波信用管制措施已有效果,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大致穩定,但占整體授信比重還有37%,仍然偏高,央行目標是希望能降到35%,不要讓信用資源太過集中在不動產。為此,央行可能再調降管制對象的貸款成數,不排除納入第二戶及房價上漲「熱區」,並限縮房貸年期。

在此原則下,央行可能瞄準20、30年以上房貸,或是六都及漲福較高的特定地區調整貸款成數。

楊金龍說明,提到20年或30年,主要是因為房貸年限太長、利息負擔越高,若可縮短年限,應能讓民眾更加審慎;此外,第二戶目前只有寬限期(付息不還本金的期間)管制,成數並無限制,將針對特定地區有進一步考量第二戶貸款成數限制。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質詢時指出,痛苦指數上升,美國聯準會6月還會升息2碼,但國內房貸族一堆,央行可能升息、信用管制「兩箭齊發」,還是擇一推出?

楊金龍強調,這並非選擇題,都有可能。他也提醒房貸戶,央行升息是普遍性,不管幾戶都會受影響,房貸戶對於財務的槓桿管理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