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公共藝術獎頒獎 交通部鐵道局臺中車站獲頒「卓越獎」

文化部長李永得與「第八屆公共藝術獎」獲獎及入圍單位代表等合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永得與「第八屆公共藝術獎」獲獎及入圍單位代表等合影。(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主辦第八屆公共藝術獎,六日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入圍單位、藝術家及相關參與團隊、藝文圈、學術界出席與會,現場揭曉教育推廣獎、民眾參與獎、環境融合獎、藝術創作獎、評審特別獎、民間自辦獎及卓越獎等七大獎項的得獎計畫及作品。

李永得致詞時表示,本屆公共藝術獎共有二百六十七件角逐,去年《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完成修訂,公共藝術樣貌更為多元,並且更有效率的支持視覺藝術產業發展,同時,亦能提供後續維護之用,促使公共藝術永續。

此外,針對各界對公共藝術代辦機制提出不同意見,李永得也表示,文化部已持續與各部會、地方政府討論,並強調公共藝術興辦以自辦為原則,如經評估有代辦行政事務需求,應由審議機關及審議會共同把關代辦必要性與品質。

文化部表示,本屆報名計畫形式多元,充分展現公共藝術政策推行邁入第三十個年頭的璀璨成果,總計本屆參賽件數共二百六十七案,最終有十六案脫穎而出。

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以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台中車站公共藝術設置案獲得卓越獎;評審特別獎則由台灣電力公司台電新北金瓜石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第一期子計畫A暨第二期民眾參與計畫II獲獎。

文化部指出,從本屆獲頒民間自辦獎為雲林斗南教會-十字架彩繪玻璃,即是由教會集結在地社會力量,共同完成教堂主樓八角塔彩繪玻璃設計,讓公共藝術成為地方聚集的重心,也成了信仰中心;馬太林部落馬賽克拼貼藝術牆結合阿美族神話傳說及捕魚文化,由藝術家攜手全體族人協力完成設置,達到活化地方藝術、經濟及觀光產業的目標,更連結起在地生活記憶。

日常微觀-二0一九夏至大稻埕公共藝術節則透過多重藝術家作品呈現大稻埕的新舊交融,藉由公共藝術尋訪、藝術創作、深度體驗及鄰里合作等過程,串連大稻埕的獨有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