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 共挖掘發展歷史文化

【本報大陸新聞中心 報導】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16日在福建福州開幕。船政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本次研討會以「向海圖強 • 融合發展」為主題,以船政文化為紐帶,兩岸共同挖掘船政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內涵,全力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發展。

船政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1874年,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率領船政水師官兵保臺;此後,興臺灣舉措推出,開府、開山、開路、開礦、教育、電信、海防等一系列建設事業奠定了臺灣近代化基礎。

▲臺盟中央授予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臺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並舉行揭牌儀式。(福州市臺港澳辦提供)

今年是沈葆楨巡臺150周年。沈葆楨後裔沈呂遂來榕參加本屆研討會,帶來複刻的一副木制楹聯,上書「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這副楹聯由沈葆楨所書,原本掛在臺南的延平郡王祠。

「沈葆楨初到臺灣時,觀察到臺灣民間敬仰鄭成功,所以上書請清廷為鄭成功建專祠,此舉也是為了在外敵當前之際收攏民心。」沈呂遂說,此行他聽聞一個好消息,位於三坊七巷宮巷的沈葆楨故居即將完成修繕,他希望這副楹聯可以掛在沈家老宅。

在開幕式上,臺盟中央授予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臺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並舉行揭牌儀式,北京大學「船政文化基因工程」課題成果發佈。

▲「船政文化研學營」在福州開展研學之旅開營儀式。(福州市臺港澳辦提供)

在隨後的主旨演講階段,兩岸學者以船政文化為橋樑,分別作題為《賡續百年船政文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時空穿梭的海洋史詩:文化資產與水下文化資產之探索》等主旨發言,共同探討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及研究新成果。

為期3天研討會期間,「沈葆楨巡視臺灣」史跡展、紀念沈葆楨巡臺150周年「沈葆楨與臺灣」研討會相繼舉辦,由臺灣開南大學與福建商學院師生共同組成的「船政文化研學營」在福州開展研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