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臺東詩歌節 在微光、海邊相遇詩歌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第13屆臺東詩歌節移往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眾多詩人、學者共襄盛舉,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與展演。(臺東大學提供)

由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主辦的「臺東詩歌節」邁入第13屆,今年除邀集詩壇先進與新秀齊聚臺東,也首度與臺東縣政府「南島國際文學交流計畫」合作,邀請國際南島文學家、學者共襄盛舉,推廣文學,與民眾一起曬太陽、吹海風,聆聽從大自然中長出的詩歌。

 

一連2天的臺東詩歌節,今年分別移往市區的微光集、杉原海邊的潮音小築2地舉行,邀請向陽、張芳慈、孫大川、麻哲勒賜樂・朱力默多、洪淑苓、黃心雅、楊小濱、吳懷晨、格格兒・巴勒庫路、撒韵.武荖、劉亮延、騷夏、徐珮芬,以及臺東大學的董恕明、卓淑敏、簡齊儒等多位不同族群、地域、性別與世代的詩人、學者參與,一起導讀詩歌、分享、吟誦、展演以至引領創作。

 

活動總召華語二學生張慈芸說,與眾多詩人齊聚一堂,人生難得,是詩歌節最棒的地方,可以聽詩人分享詩作,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作品,也希望將文學推廣給更多人,「詩歌不是離我們那麼遠,而是可以進到生活裏面。」

 

臺東詩歌節今年以「水噹噹,valejevelj!」為主題,並首度與縣府「113年南島國際文學交流:汲詩南島,valay!vangesar!」計畫結合,邀請國際南島文學家Eri Liao廖惠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長暨中華語言文化中心主任游以飄教授共襄盛舉。

 

華語系主任董恕明表示,臺東詩歌節歷年來聚集各族群、世代的詩人,在臺東這塊土地自然而然的親近多元族群文化,今年由於鐵花村結束營運,首次將場地移往微光集與潮音小築,「與詩人們一起曬太陽、聽海風,感受在自然裡面長出的詩歌,一定跟他們來自的任何一個城市很不一樣。」

 

今年詩歌節活動設計相當多元,除了與會詩人的吟誦與座談,也規畫原住民樂舞、戲劇、古調,以及新住民姊妹展演、客語詩歌展演、華語文詩劇、文學小曝、詩的遊樂場等多種「實體行動讀本」,輔以線上動態、靜態的多元文學推廣方式,引領民眾以詩歌發現水噹噹的日常、人情與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