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臺北文學獎 司法通譯談移工獲最大獎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第26屆「臺北文學獎」今(25)日舉行頒獎典禮, 6項24位得主年齡橫跨20歲至50歲不同世代,其中有4位外籍得主,創作主題萬象紛呈,涵蓋社會觀察、親子關係、疾病書寫等,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與文壇新勢力切磋交流。最大獎項「文學年金」由羅漪文《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法律之前,不讓移工喪失權益與尊嚴》獲得。

第26屆臺北文學獎去年11月初至12月底公開徵稿,總獎金253萬元,包括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等6類,投稿者遍及亞洲、歐美與大洋洲,收到1902件投稿,投稿數創歷年新高,從中評選出24位得主。得獎者身分多元,包含學生、專欄作家、教師、調香師、視障按摩師、戲劇工作者、音樂文化研究者等,還有4位海外得主,2位來自中國,2位來自香港,顯見兼容並蓄的多元性。

其中,第24屆文學年金第二階段最終決審得主,由羅漪文《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獲獎,其透過司法通譯的特殊視角,講述移工族群罕為人知的困境與生命故事,該書已於今年1月由寶瓶文化出版。羅漪文出生於越南西貢,兒時隨家人移居臺灣,擔任司法通譯一職,讓她接觸許多身陷法律困境的移工,重新思考自我的身分認同,激勵她寫下臺灣的移工故事。

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表示,臺北文學獎邁入第26年,約720位創作者獲獎,堆叠出美好歷史,也培養許多文學人才,希望承先啟後開創出臺北文學,乃至華文文學的高度與視野。今年評審陣容有老中少,像是一場文學的同學會。評審代表朱亞君表示,今年評審過程最為困難,因爲稿件多,閱讀文字更多。最令興奮的是創作者非常國際化,題材也十分多元。尤其3位年金得獎者創作題材都截然不同,很期待在一年以後看到3人的成果。

小說類首獎由黃冠維以〈過人的方法〉獲得。作品以籃球貫穿全文,藉此描寫角色從少年至成年的人生變化、同儕間的聚散離合,更透過題目的雙關,映照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和諷刺。

散文類首獎由宋家宏以〈最淺的抵達〉獲得。作者以含蓄的口吻講述家庭故事,透過完整的時空架構與細微的情緒描摹,記述新住民母親多年來難以言喻的辛酸,也從父母的兩地分隔,剖析自我的孤獨心境,完成了一場家庭回憶的追想。

現代詩首獎由文學專欄作家李修慧以〈胖電池〉獲得。作者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入詩,透過現實描寫與想像畫面的交融,描繪母親在家中總是安靜付出的溫暖形象。

古典詩首獎由來自中國的鄒丹娜以〈客居臺北雜感四首〉獲得。作者以旅居臺北期間的所見所聞為題,吟詠殷海光故居、臺北詩歌節、劍潭山等地景風物與人文體驗。

舞臺劇本首獎由香港的戲劇工作者李智達以〈輕一點,好嗎?〉獲得,本劇以當代社會常見的容貌焦慮為題,藉女主角荒謬的一生,映照社會中無所不在的壓迫與惡意,搬演充滿身體政治的寓言。

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的3位入圍者張傘、洪芳怡、沐羽,分別以當代女性的感官書寫《門》、臺灣早期音樂產業的人物故事《文明女清香遺事》、香港人的族群離散經驗,提出題材多元、各具風格的創作計畫。

第26屆「臺北文學獎」今(25)日舉行頒獎典禮, 6項24位得主年齡橫跨20歲至50歲不同世代。(臺北文化局提供)

第24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得主羅漪文(圖右),得獎作品《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臺北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