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季AI相關類股持續看旺 台股恐震盪 低接等大行情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全球股市進入下半場,AI仍為投資亮點!台股方面,AI伺服器供應鏈及CoWos相關設備股持續吸金;美股方面,市場資金聚焦AI概念股,包括微軟、字母、輝達、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持續引領市場。究竟第3季投資市場將如何發展?哪些標的值得關注?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

第3季是台股股東會及除權息旺季,大部分公司派心態偏多,但由於台積電(2330)、鴻海(2317)等AI主流股在今(2024)年上半年股價已大漲,加上除息造成「股價(指數)蒸發」效果,而且市場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更加嚴峻的兩岸關係,第3季台股大盤走勢以區間來回震盪為主,建議低接AI伺服器及相關設備股,為第4季的大行情做好準備。

電子科技股是美股、台股主流,其中AI族群更是主流中的主流,這個趨勢不僅貫穿2024年,更將延續到2025年。根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估,AI伺服器出貨量於2024~2026年持續成長,預估在2026年出貨量將達近237萬台。

看好AI應用服務大商機,包括微軟(Microsoft)、Google、亞馬遜(Amazon)、Meta等美系4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不約而同積極擴大投資,今年整體資本支出預估超過1,700億美元(約台幣5.4兆元),創歷史新高,年增率超過21%。

生成式AI商機一枝獨秀 逢回首選台積電與鴻海

其中,CSP龍頭亞馬遜AWS計畫未來15年投資1,480億美元,在全球各地建資料中心,以滿足AI等領域對雲端服務的需求;Meta預估今年資本支出介於300億美元至370億美元。隨著這4大CSP業者對高階AI伺服器的需求量大增,預估今年占全球需求比重合計將超過6成。

隨著4大CSP均押重金投資AI,台灣AI伺服器產業鏈喜迎大商機。不過,許多AI股累積漲幅(自2023年初起算)已高達數倍,本益比明顯偏高,投資人要選對股,才不會在AI投資狂潮中受傷,而第3季AI股首選仍是本益比相對合理的台積電、鴻海,若股價漲多拉回都是買進的好時機。

半導體先進製程領先同業的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持續囊括輝達(Nvidia)的AI GPU晶片代工大單。業界傳出,蘋果(Apple)營運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日前低調來台拜訪台積電,由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接待,雙方討論蘋果發展自研AI晶片並將包下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生產相關晶片等事宜,可望為台積電接單增添強大動能,但雙方皆不評論相關訊息。

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 相關設備股受惠大擴產

由於生成式AI應用大爆發,台積電先進製程所需要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目前仍供不應求,今明年會持續積極投資擴產,投資人可留意雷科(6207)、群翊(6664)、迅得(6438)等相關設備股。其中,雷科從被動元件設備跨入半導體先進封裝設備領域,今明年營運可望加速成長,群翊、迅得本益比仍相對合理,第3季股價若拉回可積極找買點。

擅長上下游垂直整合的電子EMS代工龍頭鴻海,因接獲輝達最新高階AI伺服器大訂單,看好今年GPU模組營收年增幅將超過100%、AI伺服器年營收成長超過4成,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將達4成以上。

鴻海日前公布2024年第1季財報,包括毛利率、營益率皆優於前季或去年同期,繳出「雙率雙升」的亮眼成績,但因認列重大轉投資事業夏普(Sharp)的資產減損高達105億元,稅後獲利220.1億元,年增72%,每股獲利(EPS)1.59元,低於市場預期。不過,鴻海股價並沒有因此大跌。

鴻海去年首季因認列轉投資夏普投資損失173億元、業外大虧201億元,今年首季業外虧損大幅縮小至42億元。基於長痛不如短痛的考量,夏普於5月14日宣布退出電視用液晶面板的生産,計畫將秋季停産的堺市電視面板工廠的舊址改為AI數據(資料)中心。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表示,配合堺工廠轉型為AI數據中心,將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夏普最壞的時間過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由於鴻海受夏普的拖累越來越小,且本業毛利率優於預期,加上手機業務穩健、傳統伺服器逐漸復甦、AI伺服器大幅成長,尤其看好下半年GB200大量出貨的貢獻,法人預估今、明、後年EPS約11元、14元、17元,未來還有上修的空間。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圖出處:《Money錢》2024年6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