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屆唐獎各項得主 18日起連續4天陸續揭曉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第6屆「唐獎」18日起連續4天,依序揭曉「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獎」得獎人,每個獎項獎金為新臺幣5000萬元,藉此表彰每位得主對於世界做出的創新、實質貢獻及影響力。

「唐獎」由臺灣本土潤泰企業創辦,是世界惟一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大獎,每2年一屆,透過專業獨立評選委員會遴選得主,每個獎項獎金為5000萬元,包含1000萬元研究補助費。唐獎教育基金會將於6月18日的唐朝開國紀念日(唐朝於西元618年6月18日開國)起,每天上午10時舉辦中英文記者會,陸續公布4大獎項得主。

唐獎教育基金會指出,自從2014年頒發首屆以來,已誕生33名得主(包含3個非政府組織)。其中最特別的是,在過去5屆生技醫藥獎得主中,有3屆得主後續又摘下諾貝爾獎。

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本庶佑(Tasuku Honjo)為癌症免疫療法帶來重大突破,於2014年獲得唐獎,隨後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

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發展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平台,於2016年獲得唐獎,2020年獲得諾貝爾獎。

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成功開發mRNA技術,造就對抗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疫苗,於2022年獲得唐獎,2023年獲得諾貝爾獎。

第6屆唐獎18日起連續4天,依序公布「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獎」得獎人,每個獎項獎金新臺幣5千萬元。(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