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早就沒有亞洲四小龍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19)日表示,過多限制、管制及漫長的環評程序是造成台灣經濟熱不起來的原因,如今新加坡國民所得超過台灣一倍,南韓眼中根本沒有台灣,他說:「我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了。」 管中閔昨接受飛碟電台唐湘龍訪問時做上述表示。他指出,台灣經過狂飆的1980年代,那個年代大家日子愈過愈好,但隨著鄰近國家的崛起,好日子不再,大家就會有焦慮感,整個社會陷入負向循環,管中閔說,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打破這個負向循環。 他表示,台灣實質薪資所以倒退16年,是因經濟一直不熱,還有產業附加價值不高,薪資要提高得讓經濟熱起來,同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是長期工作,不是一夜可成。 當被詢及何以當韓、星已脫離亞洲四小龍階段時,我們卻從過去充滿希望轉變成今天非常失落?管中閔說:「我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他說,新加坡國民所得幾乎超過我們一倍,他們不會覺得和我們站在一塊;韓國在G20裡,他們認為自己的經濟實力是要挑戰日本,眼中早就沒有台灣了;至於香港掛在中國大陸巨龍的背上,飛起來時也看不到台灣。」 管中閔話鋒一轉表示,這中間的轉折就是在狂飆的80年代沒有太多管制,生意人各種花樣都跑出來,但隨著社會愈成熟,各種管制、限制都訂出來,管得太多的結果就是經濟不熱。他強調,追求經濟成長是該兼顧環境、土地利用的平衡,但過多的限制卻會造成經濟無法成長。 他以當初政府停掉國光石化為例指出,國光石化產業鏈加起來是數兆元的產業,後來有些人看到國光石化玩不下去,跑到新加坡,為何新加坡彈丸之地,如此注重環保也可以發展石化?因為人家環評制度非常清楚透明的,要來設廠必須做到哪幾點,做不到就別來。 管中閔感慨的表示:「反觀我們的環評程序漫長,拖多久你不知道,今天開會來十個評審提一些要求,下次開會另十個評審又另提一些要求,一個投資者如果了解程序是這種玩法,是不會選擇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