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碧玲轉強硬 賴清德的意志?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大陸漁船在金門翻覆事件,雙方協商十多次,一直未能達成共識,但4日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就必須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做專案報告。報告前,管碧玲擅自更改國會專案報告名稱,堅持迴避「撞船」2字,引發在野黨立委的怒火,也讓外界質疑蔡政府對金門事件的處理態度似乎轉趨強硬了。

海巡署曾對外正式承認「雙方船身多次接觸」,現在海委會的專案報告卻又不提「撞船」,難道管碧玲是自認合法性站不住腳?但如果海巡署連撞擊的事實都要迴避,卻又提不出錄影作證,要陸方家屬及代表團接受是不可能的事,金門事件恐歹戲拖棚。而大陸年度政治重頭戲「兩會」即將在4日召開,金門事件的政治效應是否會擴大,蔡政府須密切注意並因應。

原本4日內政委員會排定的專案報告題目是「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但管碧玲堅持把報告名稱改成「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針對『113年2月14日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專案報告」,既要規避「撞船」2字,又要加上「大陸籍」,美其名是「對陸方主張所有權的善意」,其實是再把議題政治化。

搜尋「海巡署長室」粉專,有許多強靠登檢大陸漁船的影片,碰撞是一定存在。但若強靠登檢的程序是合法的,還被拿來當作正面宣傳,為什麼這次管碧玲卻要迴避「撞船」2字?更詭異的是,海巡署2月22日的記者會名稱為「海巡署0214金門海巡隊CP-1051艇與大陸漁船碰撞案」,現在則改口說之前的名稱是「後台人員誤植」,正式的名稱沒有「碰撞」。堂堂政府機關怎可立場前後不一?

雖然賴清德要到520才接任總統,但他目前已是副總統,金門事件鬧到金門禁止、限制海域都失守了,管碧玲的所作所為賴清德不可能完全不管。也因此管碧玲最近的態度和立場反覆,不可能沒有賴清德的意志介入。

如果賴準總統只想要保住現有的40%支持率,那麼繼續催化兩岸仇恨可以理解,但若賴清德真想化解兩岸對立,那就必須給大陸人民一個情緒的出口,不要像「廣大興28號」事件中的菲律賓,逼得台灣開軍艦到南海演習了,才要被迫讓步。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我方至少可以為「沒有依照規定錄影」道歉,也可為強靠登檢導致的不幸表達遺憾,並邀請對岸依據《兩岸司法互助協議》,參與事故的調查與偵辦。有這個下台階,陸方也才能夠製造善意的循環。

蔡政府抗中近8年了,民進黨總統大選的得票率從2016年的56%下滑到2024年的40%,民意已清楚表態,賴清德若要繼續站在台灣人民的對立面,持續抗中,只會讓他的總統任期更加舉步維艱。(作者為政治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