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珮如挑戰自我 如西天取經

舞蹈家簡珮如(左)準備了有她舞蹈影像的2018年月曆,送給台開集團邱復生董事長(右)。(鄧博仁攝)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台灣首位拿下被譽為舞蹈界奧斯卡—紐約貝西獎(Bessie Awards)「最佳表演者」殊榮、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首席舞者—簡珮如,認為舞蹈學習之路永無止盡,箇中滋味猶如《西遊記》唐僧歷經十餘年努力、跋山涉水才能取得真經,但這所謂的真經僅是「當下最好、最真實的自己」!要求突破,則需不斷戰勝自我。 努力十餘年 取得真經 台開集團TIDC花蓮論壇「國際大師與你談夢想」,昨日特別邀請簡珮如以「從東方到西方,舞出自己、勇敢圓夢」為題,分享她追求夢想、勇敢圓夢的奮鬥歷程。 「當我想到這演講的主題時,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唐三藏的《西遊記》!」簡珮如說,因為唐三藏到西方取經,歷經十幾年,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之後將經文帶回家鄉和眾人分享。她自我貼切的形容學舞之路。 學舞無止境 不停打仗 簡珮如認為,舞蹈藝術這條路,不管東、西方都一樣,是無止盡的,沒有所謂最終目的地,在舞蹈旅途中,就是不斷與自己挑戰,不停地和自己打仗、不停地和自己妥協,然後重新認識新的自己。 她回顧自己奮鬥歷程,幼稚園時,第一次接觸到舞蹈,是芭蕾舞,原因其實很簡單,即很喜歡把頭髮紮成包包的造型,有一次演出前包包頭裝飾有些變形,一整個就是覺得不對勁,因為那是表演的一部份,小時候這一件事,讓她聯想到瑪莎葛萊姆曾說過的一句「你在舞台上跳得再糟,就是沒辦法糟過一個糟透的髮型」,當然這是一個玩笑,可是在幼稚園階段,她就認為「準備」這件事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在台灣與美國學舞,她認為,最大的不同是,台灣舞蹈教育重視基本技巧磨練,在美學舞,基本技巧同樣重要,但相對重視個人特質的表達,要求獨樹一幟,不落匠氣。 自制加專注 感動別人 簡珮如並分析,要當頂尖舞者必備條件是自制能力與專注力,在高中大學犧牲許多玩樂時間,連飲食也要自律。而舞者與舞蹈藝術家最大差別則在想法,舞蹈家是用技巧說話,不是炫技,而是要感動別人。 簡珮如透露回台創設了一個舞團,用意是希望每年回台有表演的機會,也想到她大二是被給機會的人,所以現在想成為給機會的人,讓優秀的學弟妹有機會,與國外優秀舞者一起表演。